觀察成熟已開發國家,幾乎都有建全的媒體,肩負為民把關、監督政府之使命,縱然各家媒體有其立場,但在報導之時,務求中立、平衡。
回頭看看國內,以去年為例,可謂慘不忍睹。政論、談話性節目,相同的名嘴陣容,似乎個個是「專家」,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從外星人到國家社會局勢,滔滔不絕,然受限於資訊不對稱,真偽難辨。
有時甚至散播不實訊息,誤導觀眾,事後查明子虛烏有,造成大眾恐慌或當事人身心受創,卻未見渠等出面說明與道歉。
新聞台則為某起事件或花絮新聞,二十四小時重複播放,令人厭煩,難道同時沒有其他消息可以報導?翻開報紙,充斥著八卦及腥羶色訊息,看了心情沉重,產生負面情緒。
針對以上亂象,期許媒體回歸專業、負責與良知,報導與評論時,應先做足功課,查明內容與來源,秉持有幾分根據說幾分話的立場,勿憑空臆測,為自己言行負責。發揮正面影響力,多些建言與監督,勿流於民粹或意氣之爭,畢竟媒體亦為公眾人物,憑著手中的筆及攝影機,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實不遜於政商人物。
劉漢祥(新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