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多種來自亞洲、大洋洲、歐洲、美洲等二十五個國家的棒棒糖,即日起至二十八日在佛光山寶藏館展出。圖/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大樹報導】「你看過吹糖嗎?想知道棒棒糖的由來嗎?」親自走一趟高雄佛光山寶藏館,就能認識棒棒糖的百年歷史。
佛光山寶藏館從即日起至二十八日止,展出「啵棒」棒棒糖嘉年華會,展示二十五國、四百多種棒棒糖,除了常見的圓形、球型棒棒糖外,還有難得一見的卡通人物造型。
「要蒐集到二十五個國家的棒棒糖,其實很不容易,感謝分布世界各地的佛光人情義相挺,才能蒐集到四百多種不同口味、造型的棒棒糖。」寶藏館有欣法師表示,這次還展出台灣「吹糖奶奶」廖美玉親手製作動物、蘋果等系列作品。
廖美玉表示,她是跟著父親學習吹糖藝術,要先熬製麥芽糖,再用木桿挑起麥芽糖,順勢揉搓拉管吹氣,麥芽糖慢慢的鼓起,再以雙手捏塑成形,或放入模型定型,「製作吹糖,真的不易」。
不論是大人或小孩,大家都對「糖」情有獨鍾,生活中也少不了糖果點綴。春節期間,寶藏館每天湧入數千名民眾,還有很多祖孫三代一同來看展。
住在嘉義的李荳宇、李荳莉、張任雲表姐弟,在親人陪伴下觀賞糖果展,三個人看得口水直流,還一直問館方人員:「這裡有沒有賣棒棒糖?」棒棒糖的魅力,真的是大人、小孩都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