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過年,民間習俗認為到寺廟搶頭香,會帶來好運,各地宮廟因勢利導,蔚為風潮。
今年有些廟依舊,有些廟則取消規則,改送獎金或送禮品,換湯不換藥,沒有廢除「搶頭香」的活動,希望藉此宣傳,香火鼎盛。
基於尊重宗教信仰,不反對拜拜求平安,但如果爭先恐後用「搶」的,缺乏虔誠之心就無意義。
為爭搶第一,有人推擠受傷,「福未至,禍先到」,喪失了祈福的美意。
三年前有位民眾,「違規偷跑」搶到頭香,被取消資格;隔天去道歉懺悔,並說投機取巧者,得不到媽祖庇佑。這也告訴我們,按部就班,腳踏實地才是正途。
神明慈悲不會怪罪人,但希望人們循規蹈矩,知福惜福,善緣佈施,絕不是一年只此一次,到寺廟搶第一支香,就能一路順遂,因果何在?
北港朝天宮不鼓勵搶頭香,改為「插頭香」,一字之差,充滿圓融智慧,除了古物不受損,信眾不推擠,又兼顧民俗信仰,一舉數得。
每個人新春插的第一炷香都是頭香,最誠心的祝禱。希望各寺廟能比照,賦予這項民俗活動新詮釋。
自古以來,香是人與神明溝通的媒介,只要心念純正,雙手合十誠敬意,一瓣心香可感天,何必搶頭香!
許英俊(雲林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