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課.課文】心情

星雲大師 |2014.01.26
1219觀看次
字級

 心情是外境的沉澱,不是外境的結束;心情是內心的感懷,不是內心的定型;心情是思想的激發,不是思想的閉塞;心情是行為的動力,不是行為的阻礙。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心情是可以創造的,所謂「三界唯心」,心能造就一切,心如工畫師,能畫一切物,所以我們要經常化悲憤為力量,轉柔弱為堅強,尤其在嚴寒的冬天裡,要靠自己創造內心的春華,唯有自己去除黑暗,才可以見到曙光。關於「心情」的轉變、修養、發展、轉換,茲有四點意見貢獻如下:

 一、心情是外境的沉澱,不是外境的結束:吾人才是自己心情的主人翁,我們可以讓心情在遇到外境而沉澱時,使用理智、思想、勇氣,給予奮發、指導、鼓勵,重新開展另外的天地。外境沉澱的廢棄物太多,會使心情感受很重的壓力;假如沉澱淤塞的河流,給予加深開挖,不就是一條清澈的流水了嗎?

 二、心情是內心的感懷,不是內心的定型:有的人遇到挫折,一時心灰意冷,但是他可以重新整裝再出發,因為內心的感懷是一時的,不是定型的。俗語說「爆灰也有再發熱的時候」,我們的心有無限的爆發力,所以一些在失望、挫折邊緣徘徊的人,應該提起真性情、真性格,以真心來對外境奮力一搏,如此何嘗不能獲得勝利的到來呢?

 三、心情是思想的激發,不是思想的閉塞:心情和思想,有時候心情幫助思想開通前途,有時候思想幫助心情打開心的世界。心情和思想合流,可以相互砥礪,但不能相互消沉,所以貧窮苦難不足畏懼,思想受不了挫折打擊,受不起困難煎熬,等於生命激不起火花,就不是正常的人生之道了。

 四、心情是行為的動力,不是行為的阻礙:心情是行為內在的根本,行為是心情外在的表現,所以我們心的主人翁,不時支使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作出很多的行為。有時候行為聽命於心情,有時候心情也會受到行為的影響,此起彼落,互有消長。但是內心的力量與外在的行為要時時扣好,等於一個主將領兵奔赴沙場,一呼百應,內外一致,團結一起,自能發揮力量,如此致勝沙場也就不為難了。

 上述所謂「心情」,不但可以改變自己,也可以改變外境,更可以改變世界,所以吾人之安內攘外,不能不給予注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