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生命》哭海的聲音

愚庵 |2006.12.18
498觀看次
字級

每年一次的平埔海祭在東石海邊進行著;一群拉著繩網的人據說是僅存的西拉雅平埔人的後裔,從他們在祭典中所吟唱的詩歌已經無人可解,但是,有人說歌中的意思是對數千年前由海的那一邊,來到島上的的祖先的敬意,有人說;這是一種哭海的儀式,對海中生物撫養眾生而獻出生命的禮敬,不管是那一種說法才對,每次聽到那一種像天籟般的聲音,總會讓我想起南島民族的一些類似的儀式。

南島的哭海流傳在太平洋南方的斐濟群島一帶,至今仍保留一種領鯨人的文化,鯨豚是南島人重要的食物,但是鯨豚也是海中生物中靈性最高的生物,討海人都視鯨豚為最佳朋友,如同人類以狗為友一樣,但是為了生活下去又不得不殺鯨豚維生,於是幾千年來領鯨人的工作因此產生,通常由島上德高望重的巫師擔任此項工作,傳說這樣的巫師會和鯨魚溝通,他們所吟唱的歌聲是鯨魚可以理解的歌,每當島上的村民準備殺一頭鯨魚時,所有的人要聚集海邊,人人簽著手,於是巫師會帶頭吟唱歌聲,其聲如同哭聲,所以被稱為哭海,鯨魚被歌聲所吸引後,會游進港灣的淺灘,這個時候,領鯨人會再度高歌,意思是我們因為饑餓所以準備殺你,你同意嗎?如果鯨魚不同意,會快速游走,一直要唱到鯨魚同意,村民才會殺之以餐,聽說,同意的鯨豚都是年老力衰的鯨魚,而且還會點頭示意,表示可以吃我,一位曾在南島捕魚的朋友告訴我這個故事,我一直想問他;鯨魚哭了嗎?但是因為太感動,所以都問不出口。

這樣的故事如同電影「楢山節考」所描述的日本戰國時代的饑荒,老人因為不願意多活一天,多吃糧食而使年輕人饑餓,所以主動要求家人把他棄於荒野而死,以己死而活人,雖然是一種時代的悲劇,卻也是人性中至善的表現。

鯨豚和人一樣,因此南島民族敬之如神明,自稱南島後人的台灣平埔族人目前尚保留哭海的儀式,一則紀念先人,一則是懷念鯨豚的慈悲。

自居食物鏈最上層的人類總以為自己才是萬物之靈,其實幾千年前的南島民族早已知道人是最微小的一群,所以懂得同體大悲,為了活存,其方法不在於慘酷的殺戮而在於相知相惜,如同印地安民族在捕捉動物時總不會忘了祈禱,因為生和死都是同等偉大的。

聽到哭海的聲音,希望更多人可以明白歌聲中所隱含的慈悲,但是,那不是人對動物的慈悲,而是動物對人的慈悲。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