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的守候

張玉芸 |2014.01.22
1584觀看次
字級

    回想起來,大概只有年少的時光,才會輕易丟擲光陰也不覺心疼。

 青少年時期的那一段街頭等候的時光,就是任時間悠遊而逝。國中三年級時,每當輔導課結束之後,若是天色昏暗,我因懼怕單獨行走回家的黑暗山路,就在街上的一家西藥房等待從台中下課回來的姐姐,一起走路回家。

 我坐在西藥房內那一排座位的最外面那一張椅子上,枯坐乾等。我甚麼事情也沒有做,只是望著街頭的零星行人,定睛看著姐姐的公車是否已經出現。因為當時沒有手機可以聯絡,我必須很專注的看著來往行人,否則容易錯過姐姐的身影。

 我猶然記得藥房老闆娘的神情,她帶著老花眼鏡低頭閱讀報紙,時而抬頭看著周圍,同時也看我一下,偶爾也有顧客上門。藥房的擺設是傳統藥房的樣子,角落放置一張桌子,桌面是塑膠透明墊,緊緊壓住幾張名片。一具電話,電話偶爾響起。老闆娘端坐桌前,掌控全局的架式,一覽無遺。高高的透明櫥子,排滿藥罐藥品,室內瀰漫苦藥味。

 而這位老闆娘,她也在等候她的女兒下課回家用晚餐。她的幸運女兒,占盡地理優勢,她一下公車走幾步路就到家了。每天,這飢腸轆轆的女兒,一回到家,扔下書包,就直接走進廚房用餐。

 我的臉總是朝向街頭,看著外頭昏黃的燈光,一盞一盞的燃亮起來。天色愈黑,我的心愈著急,肚子更是飢餓。我黯然張望來往路人,我聽見了人們擦身而過時互道,喫飽了沒?也看見隔壁那家賣油炸餅的店家,已經熄火收攤,留下烏黑的灶頭以及幾張矮板凳。

 當時或許也曾經想要拿起參考書,或者英文生字卡試著背誦閱讀。但是,總是心不在焉。我聽見西藥房內,她們的餐桌上,母女二人的簡短談話,筷子夾菜輕輕碰觸的聲音,滿口食物,細細咀嚼的窸窣聲。吃完飯菜,我又聽見她們舀起湯,呼嚕呼嚕的喝起來。然後,她們吃飽了,一陣收拾餐盤碰撞的大聲響,清洗碗盤嘩啦啦的流水聲音。我的肚子咕嚕咕嚕的吵著。

 我從來不曾進去過她們家的廚房,也從未見過她們餐桌上的食物。但是,有一段時期,我認定那是最美味的晚餐,裡面有最溫暖的空間,然這一切又有苦藥味瀰漫飄溢。

 於是,在那段空洞蒼茫的街頭等候時光裡,我在心底編織了一幅混合圖景,既是溫暖卻又苦澀,是以味覺與嗅覺相互交錯建構一種難以形容的記憶。苦至喉頭,甜達心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