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延闓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因擅長詩法、書法、槍法,人稱「譚三法」,曾擔任國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長。
譚延闓縱橫政壇幾十年,面對強權抱持一不負責、二不諫言、三不得罪人的「三不主義」。對此,有人讚,也有人罵。
譚延闓五十歲生日的時候,湖南的張冥飛寫了一副祝壽序文來嘲諷他。文中,張冥飛寫道:「茶陵譚氏,喝紹興酒,打太極拳,寫幾筆嚴嵩之字,做一生馮道之官……」盡顯嘲諷挖苦的意味。後來,不少報紙相繼登載,結果很多人都知道了。
公然辱罵政府高級官員,怕是沒好果子吃了,許多人都為張冥飛捏了一把汗。然而,譚延闓看到祝壽序文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發請柬邀請張冥飛赴宴。
譚延闓的熱情相邀,完全出乎張冥飛的意料。隨後,張冥飛按時赴約。與會時,譚延闓又以上賓之禮相待,並真誠地說:「你是我的好朋友。當今,沒人不恭維我、討好我,你卻敢直言不諱地罵我,實在難得……湖南有你這樣的文才,我原來竟然一直都不知道,實在是抱歉!不過,行政院已無適當職務位置給你,只有四百月俸的參議,請你暫時屈就一下吧!」
第二天,譚延闓就讓人把參議的聘書送到了張冥飛的家裡。張冥飛感動不已,立即寫信回復:「士獻箴,古有之;公大度,今所無」,並道歉申謝,將聘書退還。事後,張冥飛逢人就說:「譚公真是宰相肚裡好撐船。」
譚延闓正是因為懂得化敵為友,故能獲得眾人支持,在政壇中立於不敗之地。有句話說得好:「能打敗敵人是小智,能分清敵友是中智,能化敵為友才是大智。」
所以,當遭到別人的嘲諷和辱罵時,與其相互攻擊謾罵,讓矛盾升級,不如與人為善、化敵為友,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