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別院 茶話會、成果展 感謝護法信眾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 |2014.01.20
2321觀看次
字級
圖/南屏別院提供。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左)前來南屏別院和大家話說高雄佛教歷史,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右)現場翻譯。
陳曾四欣居士歡喜參與南屏別院歲末感恩活動。
戚品淑督導分享走出家中當義工的心情轉折。圖/人間社記者楊盛輝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農曆歲末是感恩的季節,佛光山南屏別院將心意濃縮在舞蹈、照片、春聯、話語等物件,藉十八日的茶話會暨人間大學成果展,向千餘位護法傳燈委員傳達感恩之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特地前來和大家「話說高雄佛教歷史」,帶來最大驚喜。大師六十年前就到高雄弘法,一九六四年壽山寺落成,而後又建了普賢寺及南屏別院。

 壽山寺弘法五十載

 星雲大師法駕南屏,令所有護法傳燈委員驚喜不已!大師表示,六十年前,他每月往返宜蘭及高雄兩地弘法。但高雄信眾百人陣仗迎送的熱情,不合大師「出家人宜淡泊」的性情,於是請月基法師擔任高雄佛教堂主持,不再兩地奔波。然而熱情的高雄信眾,遠赴宜蘭將大師追回高雄,又請市府撥出壽山公園的一處土地建造壽山寺。而今南屏別院繼承壽山寺香火,今年為弘法五十周年紀念,大師請功德主決定是否要辦慶祝典禮。如果時間在開春雨季前,他將前來為大家講述珍貴的歷史往事。大師一席話,大眾報以熱烈掌聲。

 住持妙樂法師感謝功德主的護持,常住珍惜信徒提供的資源,盡力推廣各項弘法事業。他提及星雲大師曾說有兩個人幫助他走出困難:一位是佛陀,一位是信徒。在大師指導下,佛法已從山林走入社會;從寺院走入家庭,從談玄說妙的佛理成為可實踐的人間佛教。

 現場嘉賓雲集,包括榮譽功德主江陳喜美、陳曾四欣、陳和順伉儷;武漢大學吳光正教授、前西來大學長吳欽杉及夫人、人間大學教師群等人。功德主陳曾四欣及戚品淑代表護法傳燈委員分享。陳曾四欣感謝星雲大師帶領大家學習正知正見,勉勵大家多參加共修,護持道場。戚品淑說出當義工的心情,把握當義工的因緣,期許大家跟隨大師實現人間佛教。

 別院前的菩提廣場上,高雄人間大學的五位書法老師陳翠、蔡水元、夏雪幸、柯耀程、陳昭安,先在燈籠上揮毫,然後各自帶著學生,現場揮毫寫春聯,祝福心意躍然紙上。

 秀豐碩學習成果

 成果發表會上,辛勤授課的人間大學教師群上台接受頒獎,台下的學生用感恩的眼光、熱烈掌聲回報。當布幕變成簡報的銀幕,放映去年的法會、社教、活動等的照片記錄。許多人看到自已曾參與的活動,還成為照片主角,驚覺去年如此充實豐收,感動得頻頻拭淚。

 這時燈光暗下,在悠揚樂音中,高雄人間大學敦煌舞蹈班、成人民族舞蹈班、兒童民族舞蹈班、活力有氧舞蹈班、兒童芭蕾舞蹈班的老師及學員,共同上台合演佛經《九色鹿》的舞蹈劇,結合現代燈光、音影特效,讓《九色鹿》的故事多了春天活潑氣息,感恩氛圍更為濃厚。

 燈光復亮,大眾歡聚合照,在交流感恩心意中,圓滿茶話會及成果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