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已經結束,住在高雄市已經五十多年的我,認為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如果要看高雄的未來,應該從世界角度來看,高雄如果能走出台灣、走向世界,才能有良好的發展、有好的出路。因此,不能再鎖國、鎖港,要發展兩岸關係,讓兩岸三通,高雄才有希望。
平心而論,高雄港擁有位置優良、港深等優點,台灣製造業也實力堅強,然而,台灣廠商在台接單,卻選擇國外進出貨,反映不到我國港口裝卸量,目前亞太地區的釜山、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均為高雄港強勁的對手,高雄港的貨櫃卸貨量近幾年已先後被釜山、上海、深圳超前,且逐年拉大差距;我國若不急起直追,不但將喪失原本亞太轉運樞紐的地位,也將無法做為歐美進入中國的中繼站,對我航港事業之發展將極為不利。
目前,世界各大港口中,只有高雄港衰退,從以前世界排名第三,退到第六,其他像是世界排名第三的上海,第四的深圳,第五的釜山,以及排名第七的鹿特丹,成長幅度大約都在一到二成之間,成長幅度較小的香港也有百分之三的成長。
高雄港何以衰退?就是與無法兩岸三通有關,值得執政者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