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的首要之務,就是淡水河的整治工作,俾淡水河變成清澈可人,讓其沿岸成為至佳的親水公園,才能使得北市成為適合居住的好地方。
新加坡有新加坡河,外國的遊客們常搭乘各式各樣之小船,悠遊於其上,好不愜意!可是誰能想像到在三十年前,新加坡河還是一條臭水溝。南韓的首爾市長正是美化漢江的推動者,至於法國的巴黎塞納河兩岸,則堆砌沙漠地區造型。可見各國的首都市長莫不絞盡腦汁,企圖「活化」首都代表性的河流,業已屬於施政的軸心工作。
事實上,現在的台北市乃是一座水泥森林,硬體的建設太多了,並且乏善可陳。亟需軟體的設施予以搭配,當務之急無非從淡水河美化與綠化做起,使之柔和。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一旦淡水河變乾淨了,猶如畫龍點睛一般,台北市便可以煥然一新。
試問:若是淡水河上,到處皆有人泛舟,那將是多麼美麗的圖案?台北市最大的魅力,不再是聳入雲霄的摩天大樓,毋寧具有讓人心曠神怡的淡水河。
退一步來說,若是連淡水河都整治不好,那麼台灣又憑什麼向世人自豪?
淡水河變得清澈見底,其經濟效益無窮,除了帶動觀光之外,各種旅遊的商機一一浮現。曩昔有句話:「俟河之清,人壽幾何?」企盼淡水河回復本來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