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這一部片,敘述果農木村秋則,以一顆熱誠的心追求自然農法栽種蘋果,歷盡九年的貧苦生活,是一部自然倫理的真實故事。
若對照原書,電影加進了許多吸引人觀賞的因素:如帥氣或美麗的男女主角、較多的噴淚鏡頭等,但主要情節敘述並未誇張。
入贅的木村先生,因太太對農藥過敏,又受到講求自然農法和《無作為農業》一書影響,認為施肥、灑農藥種植出來的,不是大自然的產物,所以他放棄以農藥施肥的方法來種植蘋果。
他的種植目標,就是要生產安全的蘋果,但蘋果在長期仰賴農藥和肥料的成長環境下,驟然要改變成自然農法,是相當不容易的。他歷經九年的研究和試驗,沒有任何收成,家中儲蓄幾乎散盡,生活苦不堪言,又飽受鄰近農民的冷言冷語,最後連父母親都不支持他。事情走到這樣的地步,他依然沒有放棄,終於種出甘甜、飽含生命力的蘋果。
關鍵在最後,他發現連雜草也不可清除,大自然就是要萬物共生共存,一個美好的果園,就是要容忍雜草的生存,這樣種出來的蘋果,即使沒有像噴農藥、施肥料的蘋果那麼碩大、鮮豔,但滋味卻是最美、最真實的。
木村的精神,大概就是現在諸多食安事件後,大家所倡導的,以熱誠的服務去體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