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時光-- 為父母做的最後一件事

楊錦郁 |2014.01.08
1626觀看次
字級

 過去一年半,因為我埋首寫博士論文,導致同學們定期的聚會中斷了,近日大家又重整旗鼓,相約見面。

 我們固定聚會的班底有六個,偶爾會有從南部或國外回來的一兩位同學參加,六個人從小讀同一小學,加上六年的精誠中學同窗,有的甚至從小一就同班。算一算,至今都已認識快半世紀了。也因此,我們對於每個人的家庭多少都有所了解,有的從小互相串門子,變成上下兩代都熟。

 由於好一陣子沒見面,大家嘰嘰喳喳講不停,阿津忽然說起上個月回彰化幫她父親撿骨的事,她說她的醫生丈夫覺得丈人撿起的骨頭很漂亮,她還描述了些過程。

 我忍不住插嘴說:「怎麼那麼巧,我爸爸也是上個月撿骨。」我全程參與,也經歷了和她一樣的經驗。

 爸爸五十五歲時,某晚到鄉間參加一場喜宴,在喜宴上忽然倒了下來,從鄉間被救護車送回彰化基督教醫院,隨即緊急進行腦部手術,但因腦幹大出血,於隔天早上送回家中過世。在大家庭當中,排行老三的爸爸一直是他們七兄弟當中最被倚重。事業和人生都還在輝煌當中,他卻在一夕之間離去,家人既傷痛也難以接受。在不捨的心情下,他們幫爸爸選購了一具巨棺,據哥哥形容,約十個抬棺者才扛得起來。墓地則選在當時中部地區管理最好,在東海大學對面的台中示範公墓。至今二十六年忽忽已過。

 八年前,母親因病過世,母親生前即囑咐要火葬,所以家人便將她的骨灰安厝在示範公墓新蓋好的一棟現代化管理的靈骨塔,待來日爸爸撿骨後,再將兩人合葬。

 爸爸到底能不能撿骨的這件事,這幾年來一直是哥哥姐姐和我心裡的一個隱憂。於情,經過了二十多年了,身為兒女的,本該將爸爸撿骨後,再和母親合葬;於理,我們判斷他的棺木很難腐化,萬一……實在是不敢多想。

 或許是因緣具足了,去年歲末,各種主客觀的條件都齊全了,我們兄妹決定幫爸爸揀骨了。哥哥事先請看墓者找來挖墓人以及撿骨師,挑好的時辰是周日上午十點鐘。接近十點,哥哥以水果清香祭拜,我則立於墓前念阿彌陀佛聖號。十點整,鐵鍬準時落到塚上,這時萬里晴空竟然飄下了微雨,我和哥哥相視一笑,不約而同的說,爸爸下葬時,天空也是下著雨呢。

 撿骨的過程進行順利,挖墓工人結束工作後,換由撿骨師接手,他將撿到的大小塊骨頭依人體骨骼結構重新排列,然後他問哥哥,爸爸生前是不是跌斷過腿?因為他從遺骨上判斷出來。哥哥說沒有,但他肯定有過!我跟哥哥說,或許是我們還沒出生前發生過的事吧!而這些事卻記錄在爸爸的骨頭上。

 中年黝黑的撿骨師熟練且謹慎地將爸爸的遺骨裝到哥哥特別去鶯歌窯場挑選的白色結晶釉骨甕,撿骨師解釋說,遺骨在甕中的姿態正如同胎兒在母親的子宮,所以終究父親又回到他在娘胎中的樣子了!

 我附和阿津,也簡單的敘述一下自己參與撿骨的經驗;阿蕙跟我說,她父親也葬在同一墓區,她父親早我父親過世些,那時他的事業也如日中天,卻因癌症不治。阿蕙說他父親用的是昂貴的銅棺,她到現在都不敢想撿骨的事。

 「把爸媽合葬的事處理好,這也是我們為父母做的最後一件事。」耳邊響起姐姐回美國之前說的話,也想起撿骨師一邊將骨頭纏紅棉紗,一邊說:「這一行已經沒人要學了,連我兒子都不學。」

 「幫父母做這些事,大概就到我們這一代為止了。」在雅緻的餐廳中,幾個好友們一致的有感而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