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談起對於毛澤東的懷念,韶山村的人說他們最懷念、最感謝毛澤東,整個韶山村因為「毛主席」而走上致富之路。中新社記者採訪韶山村黨總支書記毛雨時,他說:「如果沒有毛主席和改革開放,韶山人就不會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這個位於湖南省韶山市的韶山村是毛澤東的故鄉,在上世紀八○年代初期並不富裕,但隨著「紅色旅遊」的興起,有愈來愈多的海內外遊客來此觀光,光是近三年來此地遊玩的遊客就達六百萬人次,還形成了集合餐飲、住宿、導遊、紀念品銷售為一體的服務網路,每年創造的旅遊收入達人民幣六億元,有了這個基礎,韶山村也開始發展生態農業。
毛雨時說,「現在大多數村民都住上了小洋樓,開上了小轎車,年輕人外出打工的也很少,基本都在家裡經營飯店或商店,三代、四代同堂在韶山很常見,這都是沾了毛主席的光。假如沒有毛主席,誰會來韶山?」
其中以人民幣一點七元起家的「毛家飯店」已成為韶山餐飲的一大招牌,每天慕名來此品嚐「毛家菜」的遊客絡繹不絕。毛雨時說,在韶山,家家戶戶都擺放毛澤東銅像或貼有毛主席畫像,「人們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偉人的熱愛與感激之情」,他說,村民經常教育年輕人要懂得感恩,多為國家貢獻,為毛主席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