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信仰--母親影響關注佛教

 |2014.01.04
155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在各地舉行毛澤東一百二十周年誕辰紀念活動之際,鳳凰網「佛教」專欄刊出雲峰寺智燈法師一篇名為〈毛澤東與佛教〉的長文,文中從毛澤東幼年開始追溯,說他受家庭影響接觸佛教,成年後曾經常參觀寺院、與僧人往來,還經常閱讀佛教經典,並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佛教典故,以加強文章的說服力和生動性。甚至建國後,與其他中共領導人一起制訂保護宗教信仰的政策,儘管在文革期間佛教受到嚴重摧殘。

博覽佛教經典

文中以毛澤東過往的經歷做為佐證,像是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他與周恩來參觀五台山台懷鎮塔院寺,毛澤東跟隨方丈一起參觀鐘樓,一邊細細品讀巨鐘上鑄刻的經文,時而抬頭對周恩來說:「佛教文化傳入中國近兩千年,它和儒、道學說相融,成為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我們要加以保護和研究。」

根據毛澤東的圖書管理員逢先知回憶,佛教的一些重要經典,如《金剛經》、《華嚴經》、《六祖壇經》等,以及研究這些經典的著述,毛澤東都讀過。逢先知曾出示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三日毛澤東外出前指名要帶的書籍,除了馬克思、恩格思、黑格爾、費爾巴哈、諸子百家、朱熹、王夫之、二十四史、資治通鑑外,指名要帶的佛經有《六祖壇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法華經》、《大涅槃經》等。

毛曾說:「唐代的玄奘赴印度取經,其經歷的艱難險阻,不弱於中國工農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他帶回了印度佛教的經典,對唐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著作裡也常引用佛教用語,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回頭是岸」等。據胡喬木回憶,毛澤東在晚年談起遲遲不能結束「文革」的憂慮時,還引用了四川省成都寶光寺的一幅楹聯:「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人們生活處世,如果了解了並沒有一定的法則,然後才體會到:其實沒有固定的法則就是最好的法則!天下所有煩心的事情,每個人都有,都有很難了卻的煩心事,那麼不去了卻那些事,或許就是最好的一種了卻方法),可見他對佛教經典的鑽研之深。

 家中供菩薩像

一九三六年,毛澤東在陝北保安的窯洞裡,曾對著第一個採訪他的西方記者斯諾(Edgar Snow)說過:「因為我母親虔誠地信奉佛教,她向孩子灌輸宗教信仰,我們都因自己的父親不信佛而難過。我九歲時,就同我母親認真地議論過我父親缺少對佛菩薩的虔敬之心。從那以後,我們曾多次試圖改變他,卻沒有成功。」毛澤東說,他的母親是個仁慈的婦女,為人慷慨厚道,隨時都願意接濟別人。

據說,毛澤東出生前,母親文氏已生過兩胎,均夭亡。因此當毛澤東於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生後,就抱著他到「石觀音廟」,燒香叩拜,拜石觀音為乾娘。

從小,毛澤東在母親身邊耳濡目染,一九○九年,他曾因母親生病到南嶽朝山進香許過願,還經常和母親到附近的鳳凰山佛寺裡去拜佛,不僅如此,家中還供有菩薩像,依時節燒香叩拜,從未間斷。一九五九年六月,毛澤東重返故居時,指著堂屋正中央擺過神龕的地方對著工作人員說:「這就是我初一、十五工作過的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