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工研院生醫與醫材所研究人員罹癌臥床,體會到想洗熱水澡卻不得的心酸,他與同事分享遺願,由研究員林展生和胡長霖研發「重症病患洗浴床」,並捐贈幾台給華山基金會,跟著到病患家服務,兩人說「看見阿嬤洗到睡著,開心之情令人難忘!」
二○一一年底,林展生和胡長霖到醫院安寧病房探望,同事分享癌細胞移轉到骨頭,難以搬動洗澡,「我真想好好洗個澡」,兩人不忍見同事受苦,觸發「原床洗澡」的想法,病患只要翻身,照顧者將帆布墊在床上,病患再躺回原先位置即可洗澡。
十日後,同事過世,胡長霖表示,決心要把產品開發出來,工研院與台北榮總共同合作,讓苦於無法洗澡的病患,得以重新享受洗澡帶來的舒暢。
工研院開發洗浴床,從使用支架式,逐步改良為方便攜帶的捲筒式,讓照顧家屬更方便,十一月開發到第三代洗浴床,利用充氣,二分鐘即可成為洗浴床。胡長霖指出,長期照顧者每日幫忙病患擦澡,相當辛苦,研發洗浴床讓他們更為輕省,病患也能享受洗澡,促進血液的循環。
林展生補充,挑選帆布材質必須具有質輕及生物相容性,不能有毒害人體,使用捲筒式更方便攜帶,適合居家護理使用,生醫所同仁透過工研院社會公益科技計畫,與華山基金會義工同去五峰鄉、竹東,也到台東等地,親自幫病患洗澡。
「阿嬤,要幫您翻身喔!」竹東長期臥病在床的阿嬤,家屬為他洗澡,原先委靡不振,洗完後精神抖擻,胡長霖笑說,阿嬤洗得很舒服,還一度睡著了。
華山基金會社工也與他們分享,病患平時只能擦澡,曾有病患因疾病導致手臂僵硬,照護者無法將病患的手抬起,直到利用洗浴床洗澡,才發現胳肢窩內的螞蟻被沖出來。
林展生說,病患也有尊嚴,長期未洗澡,房間與身體會有異味和藥味,外人不願入內拜訪,他發現病人洗完澡後,笑容變多,逐漸有自信心,與人互動熱絡。工研院同仁離開病患家時,家屬在門口微笑,直說謝謝,這一幕讓他們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