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官學院為鼓勵公務人員閱讀風氣,每年辦理「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推廣活動」,不僅中央機關辦理,更與地方政府合辦。今年舉辦多達六千八百四十七場閱讀活動,平均每天超過十八場閱讀活動在各地舉行。
今年光是在心得寫作頒獎典禮就辦了三十五場,且獲獎者眾多,個人獎最高六萬元、四萬元及三萬元。除了個人獎還有團體獎,承辦有功人員還可敘獎。
文官學院在臉書網站上開設的「公務人員專書閱讀網」粉絲團,只有兩千多人按讚。投稿者不到全國三十四萬公務人員的百分之一,顯然公務員反應冷淡。
考試院統計,今年公務員報名參加這類書籍閱讀心得寫作競賽稿件,僅二千六百七十五篇,平均每辦二點五場活動才有一人投稿,與舉辦活動場次乃至投入之人力、預算完全不成比例。成效備受質疑不說,公務人員要人事部門如此勞師動眾,甚至祭出重賞,才能推廣閱讀風氣的做法也引起非議。
鼓勵公僕讀書不是壞事,但推廣閱讀風氣業務主要是教育部和新成立的文化部職掌,這似乎又暴露政府機關變革組織設計疊床架屋的弊病。花那麼多錢辦理卻不見成效,活動本身的必要性就該檢討。
文官學院並非不能辦閱讀書籍心得徵文活動,偶一為之猶可,若演變成年年辦理的常態性活動,就大有商榷餘地。況且公僕利用公餘閒暇閱讀,充實本職學能或涉獵專業領域以外書籍,充實人文素養等領域的深度廣度,本來就是分內事,各專業領域上班族皆然。
為何非要文官學院祭重金鼓勵公務員讀書?需要如此為公務員們福利錦上添花,變相加薪嗎?既認為自己經費不足,就宜把資源用在刀口上。文官學院明知預算不夠,卻又編列高額獎金勞師動眾撈過界。
經濟景氣蕭條稅基流失,社會各界對政府官僚體系用人單位成本和福利偏高、效能偏低已多所訾議,文官學院舉辦諸如此類活動效益更引人非議,讓人不禁質疑政府官僚體係施政重心和編列預算,投注公共資源是否用錯地方?文昌明(台北市/曾任國會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