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為(694-789),浙江嘉興人,曾任太子右庶子。《唐才子傳》載:「事繼母孝,有靈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時年八十餘,母猶無恙,給俸祿之半。」與劉長卿友善,亦與王維為友,見〈送丘為往唐州〉:「宛洛有風塵,君行多苦辛。四愁連漢水,百口寄隨人。」
擅山水與田園詩,名詩〈題農父廬舍〉:「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頗與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前後相映:「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載酒園詩話》評詩「如坐春風中,令人心曠神怡。其人與摩詰友,詩亦相近,且終卷和平淡蕩,無叫號嘄噭之音。」
丘為個人品格盡在〈左掖梨花〉顯示:「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粉白梨花冰豔如雪,餘香附在君王衣上。春風難料,時而吹向玉階飛舞。以梨花自喻,冀望見用於左掖(門下省)。
見〈尋西山隱者不遇〉:「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關無僮僕,窺室唯案几。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晚唐賈島有〈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二詩不可不辨。
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以隱逸樂活無窮,有意尋見隱者況且不得,無心相見卻現在前的任性自然。
是詩前八句以尋找隱者,探索山頂茅屋,直上三十里。扣門無僕,僅見几案寂寂。若非駕車外出,就是垂釣水濱。因緣際會不能相見,空留仰慕之情。
前半段表現隱者的自然生活,後八句以新雨洗淨綠草,松聲推戶傳窗。幽靜勝景,令人滿足。雖無賓主互動,卻有清心悟性。盡興下山,何必等待。
詩意別致,雅趣橫生,頗有禪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