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發函金融機構,明年三月底前,全面取消靜止戶,回復為正常戶計息。便民利民的政策令人讚賞,但其中仍有盲點,如何確知自己是靜止戶。
昨天到金融機構將十二年不曾往來的帳戶結清,果然早成了靜止戶。一問之下,承辦人員不看媒體,居然不知道有這項訊息。
一般民眾若不閱報、不看資訊,恐怕仍被蒙在鼓裡,遑論不懂爭取權益的庶民,近五千萬戶都成為銀行的「犧牲戶」,六百多億元被銀行凍結。
我辦理銷戶提清,手續複雜,檢查雙證件、蓋印鑑章、簽名畫押,還問總行,歷經半個小時才辦妥,終於領到二百零二元,其中二元是十二年的利息。
銀行號稱服務業,催帳卻迅速無比。某次房貸遲交一天,經理馬上來電「提醒」,若再晚幾天繳付,會被列為信用不良戶;比照對靜止戶默不吭聲的態度,真是天壤之別。
金管會發函要求金融機構,若是靜止戶一直無人提領,存款將收歸國庫,問題是,誰來提醒靜止戶呢?
希望金融機構主動告訴客戶,不論採郵件、電話、簡訊通知都可,不要限定非回原開戶銀行辦理,分行亦可受理,印鑑則以掃描審核,免讓客戶來回奔波,只要有心做,民眾都會感受到誠意。
吳誠益(嘉義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