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是勝利?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認為:是的。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自一九九七年設置「抗癌圓夢基金」以來,幫助的就是全國最弱勢的罹癌學生,無論多少孩子還存活世間,十六年至少受基金會支持、讓媒體曝光的生命勇士,就有七千九百八十三人,助學金也讓他們透過學習,短暫忘卻病痛。
今年選出的抗癌學子,都在最弱小的年紀,承受了生命最嚴苛的考驗。其中的蔡博任,基金會封為「獨腎勇士」。
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說,蔡博任今年十九歲,在班上的成績名列前茅──他們總是特別珍惜學習時間和成果,「蔡博任課餘也投身志願服務;對人都是面帶微笑,同學可以從他的身上感到對生命的熱情與喜悅。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粗糙乾燥的皮膚下藏有八年多充滿淚水、心酸、衝突與掙扎的抗癌路。」
十一歲因為尿毒病發,母親為了他而捐腎,「彷彿母子同腎,特別感人,但是器官並沒有因為親情而不產生排斥反應,至今他都得施打抗排斥的藥劑。」接著是癌症的摧殘,無數次洗腎、進出急診室與加護病房的日子,但是在病情穩定後,他卻更加走入人群,傳遞希望。
高血壓、貧血、嘔吐、皮膚乾癢、呼吸困難、心室肥大、抽筋,這些後遺症時時折磨著他,可是他卻珍惜能張開眼睛的每一天。不只在班上擔任小老師,鼓勵同學,也到瑞豐護理之家當義工,陪長者談心,甚至以自己的血液透析經歷讓其他病友勇敢面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