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仁/《走找流浪的台灣》(台語詩集)/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五月出版
圖/應鳳凰
《走找流浪的台灣》是陳明仁第一本書,應該也是九○年代台灣第一本台語詩集。台灣有百分比最高的「講台語人口」,卻是這麼多年之後,才遲遲出現少得可憐的兩本台語詩集──如果一九八五年向陽出版《土地的歌》聲稱「戰後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台語詩集」(見台灣大百科全書),那麼阿仁此書該是「第二本」罷,講台語的人真是臉上無光。
必須懂得台語,才能領略這本書名詩意之所在。
表面是「追尋」,或尋找「流浪的台灣」,其實是詩人在尋找「流浪的自己」,或「自己的流浪」。──「政治這條路」並不好走,它如何坎坷,如何充滿陷阱,讀陳明仁這本詩集,或單單念「走找流浪的台灣」這一首詩,即可理解。從解嚴到今天,好快,二十多年了,阿仁仍走在流浪的路上,並且,可憐那台灣也還在「流浪」。
有一首歌,唱詞是:「你是風,生性愛流浪」,阿仁尋思道:「這風,到底是因氣壓壓迫的關係,還是真的生性愛流浪?」透過這本詩集,呈現他半生心路歷程──經歷一番政治運動,黨外風雨,他最終仍回到文學的結果。本書收集三十一首詩,以及七首歌詞。作者又把三十首詩分成五輯。讀者只要看以下各輯標題,便明白此書內容與主題:──「烏名單的目屎」(黑名單的眼淚),「台灣,阮的初戀」,「政治人的故事」,「弱者的公義」。
阿仁出身彰化二林竹圍仔庄,「庄腳囝仔」努力打拼的典型──從小立志成名,當明星或當作家,於是小小年紀便一個人從鄉下跑到都市自力更生。然而海內海外,地球繞了一大圈,阿仁依然不能捨棄流浪的台灣,回來走他長長的坎坷路──創作台語詩,台語小說,把生命奉獻給台語文學,四處開課教授台語文。這兩年他更落實台語文復興與推廣工作,推出精采台語有聲書:「拋荒的故事」系列小說,以文學彩筆重現台灣五十年代田庄浪漫傳奇,目前正由前衛出版社陸續發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