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過水無痕

劉靜娟 |2013.12.18
1579觀看次
字級

 書法課上的是《張遷碑》,書第二期,第一期的我沒有報上名。

 雖然是「跳班」,沒從基礎學起;不過,書是由小篆發展而來,「主要是將圓轉的筆畫轉為方折,起筆藏鋒,圓潤如蠶;收筆按頓,再慢慢提筆挑起,如雁尾。」

 學過小篆,只要把握「蠶頭雁尾」,應該不難入門吧?

 更好的是,手邊有一本《漢蕩陰令張遷碑》,東里潤色未損本。

 高中國文老師一九九八年移民美國前,我回員林幫他整理舊居,「接收」了數本字帖,這本是唯一我上書法課用得上的。那年他八十八歲,三年後走了。

 讀帖如讀故人,一筆一畫臨摹老師寫過的字,更多一分感情。

 學了幾個星期後,開始喜歡它。小篆如畫,新手如我,每個字都得依循古人的「圖型」寫;書卻較自由,和平日寫的字差不多,碑中沒有的字「隨興」揮灑也不會太離譜。起筆用「方筆」剛勁有力,有豪邁之風;收筆雖說雁尾,像鴨尾、斧頭、煙斗或勾翹起的腳,也未嘗不可──這是我的「胡想」,內行人可能會哂笑吧。最特別的是別種字體筆畫講究穩,書卻有所謂的「一波三折」,能「抖」出波勢,更有味道。還有,隸書字形較扁,筆畫往橫向發展。有人說「橫畫細,豎畫粗」,老師則說古人寫字很活潑,照所謂的「原則」寫,反而不美。

 碑文頌揚的是張遷和他祖先的豐功偉業,寫得再好也不像適合掛在家裡;另一方面很快要辦成果展,老師鼓勵我們寫自己喜歡的文句。

 我於是挑著碑中可以獨立成章的字來臨摹。不閉四門,路無拾遺,以及善用籌策,於帷幕之內,決勝負千里之外。

 然後老師開始示範古詩詞、金句。寫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唐朝布袋和尚的〈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