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與岳飛在歷史的地位上非常鮮明,一位是偏安的皇帝,一位是中興名將,對於岳飛的墨蹟印象,就是那氣勢如虹的「還我山河」,這四字寫得很堅定,能感受到他強烈的企圖心。而趙構的字,就沒有令人深刻的印象了。
台北故宮博物院現存有一件宋高宗手札,〈賜岳飛手敕〉(下圖),可以很完整的看到高宗的字。這是高宗寫給岳飛的一封信,數百年後輾轉入清宮內府,被裝裱為手卷形式,全文如下:
卿盛秋之際,提兵按邊。風霜已寒,征馭良苦。如是別有事,宜可密奏來。朝廷以淮西軍叛之後,每加過慮。長江上流一帶,緩急之際,全藉卿軍照管。可更戒飭所留軍馬,訓練整齊,常若寇至。蘄陽江州兩處,水軍亦宜遣發,以防意外。如卿體國,豈待多言。付岳飛。
手札可見到高宗的押字,?未署年款,唯以起首「卿盛秋之際,提兵按邊,風霜已寒,征馭良苦」的問候語看來,兩人的關係是初步建立,彼時應是紹興三年前後。
當時高宗對岳飛是極度信任,接著有「如是別有事,宜可密奏來」的措詞,結語高宗瀟灑寫下「如卿體國,豈待多言。」這是以互信的口吻落筆。但後來隨著情勢的改變,高宗的態度也跟著轉變。
若撇開歷史的陰霾,單純來看高宗趙構的這篇書法,整體的行氣流暢,大小錯落有致,墨色的乾濕變化亦佳,有濃、有淡,很自然地運筆,點畫的線條有力量感,是一幅頗有水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