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結束了八天七夜的經貿之旅,離台前夕他特別就此行的觀察作出結論:台海兩邊應聯合起來,共同開發全球市場,賺更多的錢。他還強調,此行留在心理的是對台灣深深的思念和對將來合作的一些期盼,「我們回去之後會努力的」。
兩岸經貿交流已經進行多年,前任兩會負責人已進行了九次會議,達成十八項協議和兩項共識。陳德銘接任之後希望兩岸能在既有的基礎上更深入的交流。
兩岸簽訂ECFA之後,台灣現階段最重要的經濟戰略目標,就是和主要國家進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洽簽。目前已經完成和紐西蘭以及新加坡雙邊協議的簽署,至於和其他國家的談判,仍得透過大陸在ECFA的架構下進行。台灣還有很多工作必須完成,如在立法院待審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台灣亟需加入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如「跨太平洋經濟貿易夥伴協定」(TPP)和「區域性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這是台灣最主要的戰略目標。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在兩會預備性磋商會議時提到,未來兩岸可以思考共同加入這兩個組織;前副總統蕭萬長上月訪美時也向美方提到,希望兩岸能同時加入TPP。兩岸如果能夠同時加入TPP和RCEP,不只是兩岸經貿互動將寫下歷史新頁,台灣的經濟困局將可打開。
陳德銘在離台前特別參觀鴻海的奈米研發、電動車、伺服器和高精密機械。他表示印象深刻,鴻海的碳奈米管技術是北京清華大學理論研究與富士康應用研究合作的結果。鴻海在大陸設廠多年,富士康因為管理嚴格,也曾經被批評為血汗工廠,但富士康不僅為大陸創造許多就業機會,也有助於台灣經濟增長。
陳德銘離台前也和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見面,宏達電今年下半年的全球市占率衰退,還被主計處認為是今年台灣GDP無法保二的主因。宏達電是台灣唯一的手機品牌,也在國際市場上打開知名度。但因全球競爭激烈,光在大陸的市場就敗給蘋果、三星和大陸本土品牌,目前市占率只排第六名。但是宏達電和中國移動合作,外資十分看好,認為若合作推出聯名手機可以突破四百萬支。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兩岸的合作不僅在技術上可以突破,在市場上更可以提高市占率。
由於大陸的消費能力日高,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市場。大陸在今年雙十一「光棍節」出現的網購市場之盛況,幾乎已經改變了傳統市場的規模和觀念。而人民幣也逐漸成為國際強勢貨幣。
陳德銘甫抵台灣即說明他要來感受「台灣的心跳」;離台之前他說「希望每一兩個月就能來一趟」,台灣經濟有很好的基礎,大陸經濟有很好的前景,兩岸若能緊密的合作的確如虎添翼,共同賺世界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