鋦補茶器 更見藝境

文與圖/吳德亮 |2013.12.03
3908觀看次
字級

 彷彿還帶著殘茶的淚珠,從歲月中一一甦醒;大大小小的陶壺、茶海、瓷杯、瓷罐、花器等堆滿了偌大的木桌與櫥櫃,從外觀來看,年代應該涵蓋了明清、民初到現代,不同的是每個茶器都有或大或小、縱橫蜿蜒的裂痕,一根根鋦釘則羅列或散落其上,年代久遠的鐵釘早已鏽蝕變黑,銅釘或銀釘也多有明顯的氧化現象,看來較新的茶壺則以K金的閃爍如星座般耀眼排列。



 儘管尚未造冊細數,主人曾志成告訴我,鋦補的藏品至少有兩百多件,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可說彌足珍貴。我想起多年前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寶璺藏神—鋦瓷展〉,由收藏家潘建中與張耀元兩人提供的展品,也差不多是同樣的件數,兩岸媒體還定位為藝品收藏的「潛力股」,令人印象深刻。



 珍惜器物補?仔



 話說我在去年出版的《台灣茶器》一書中,曾提到陶瓷茶器的鋦補,並說:「鋦釘改用K金,是避免傳統鐵材鏽蝕或銅材致毒的疑慮,技藝則來自一位台東的蔡姓師傅,可惜早已失去聯絡,讓我無緣一窺台灣鄉野奇人的驚世絕活,未免遺憾。」



 書出版後不久,部落格就收到熱心的回應,讀者曾志成在留言板中,詳細告知鋦補師傅的姓名與聯絡方式。原來巧手補壺的師傅叫蔡佩君,而他手上也有不少蔡君所鋦補的茶壺,希望有機會能夠讓我親自過目。



 中文系畢業的曾志成,大學畢業後做過幾年記者,卻因為愛茶成痴,回到台南老家創辦藝境茶莊,除了台灣老茶、普洱茶等茶品,也代理兩岸壺藝家的作品,結合古典文學與茶文化,在府城頗負盛名。



 其實早在物質不甚豐厚的年代,兩岸民間都有所謂的「鋦瓷匠」,專門為人修補破損的陶瓷器,閩南語稱為「補?仔」。鋦匠最早曾出現在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老行當至少已傳承千年以上。假如眼力夠好,在兩年前來台展出的會「動」版清明上河圖,也能驚鴻一瞥發現,只是絕大多數的現代人無法體會罷了。



 王老邪渡海傳藝



 名作家亮軒也曾告訴我,說鋦 補技藝早年非常普遍,沿街挑擔叫喚作小生意,幼年時也常見鋦匠在家門口坐著小?補碗。不過他說日本卻無此行業,使得日據時期許多在台的日本人,故意打破碗盤請鋦匠補好,視為珍品。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等國也有這樣的技藝,不限於中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陶瓷品自中國而出,技術應該也是中國傳過去的。



 而號稱「關外鬼才」、名字已作為中國鋦瓷技藝申報非遺名錄的王老邪,近三年來年年受邀來台傳習鋦補技藝,使得台灣近年也吹起了一陣鋦補風。不過他在台的嫡傳弟子李國平卻告訴我,儘管王老邪至今鋦補過的名壺不下千百,卻始終堅持使用銅釘,理由是銅釘會隨著茶器的熱漲冷縮而跟著收放,使得鋦補後的茶器不致隨著歲月或氣候變遷,或冷熱水頻繁使用等因素而有再漏水之虞,而現代人喜歡的金釘或銀釘就無此特性了。



 「鋦」字在《辭海》的解釋為「鋦子,一種兩端彎曲的釘子,用以接補有裂縫的物品」。大陸的《新華字典》則定義為:「用銅鐵等製成的兩頭有鉤可以連合器物裂縫的東西,稱鋦子」。至於鋦釘,除了特殊較大的梅花釘外,台灣大多稱為騎馬丁,對岸則多以螞蝗釘稱之。



 不離不棄留見證



 曾志成說三、四年前,在三峽老街驚艷鋦補後的茶壺,因而開始廣為徵求收集。此外,自家茶莊所售出的茶器,運送過程中不慎破損或有瑕疵遭到退回,他也不忍丟棄,經由友人推介認識蔡師傅後,就都送往台東太麻里請求鋦補,甚至不惜遠赴對岸尋訪名師動手。因此手中的藏品,從明清到近代台灣名家如蔡曉芳、章格銘、江有庭等都有,儘管所費不貲,每補一枚K金鋦釘要價六百至千元不等,往往鋦補的工資遠超過原本茶器的價格,依然樂在其中,多年下來才累積了豐富的收藏。



 難能可貴的是,茶器或其他青瓷中不乏多件成套者,曾志成居然也能完整收羅,例如六個罕見的「折腹碗」,除了青花圖案不一,各自還有獨一無二的裂痕與鋦釘,令人大開眼界。曾君取出一個明末留下的大花瓶,在有如絲丘緞稜般肌膚的粉彩表面,滿布的鋦釘居然包含了鐵釘、銅釘、銀釘與金釘,顯然百年內破損不下三、四次,歷經清代、民初及近代不同主人與不同工匠、不同鋦材的修補,各個年代的鋦釘以不可置信的優美弧度連接,緊密咬合,黝黑稍大的鐵釘更像存放數十年的芽茶那樣沈重,卻任由歲月進行熱情的撫慰。而歷代主人的不離不棄,尤讓我深深感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