鋦補茶器 更見藝境 文與圖/吳德亮 |2013.12.03 語音朗讀 39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彷彿還帶著殘茶的淚珠,從歲月中一一甦醒;大大小小的陶壺、茶海、瓷杯、瓷罐、花器等堆滿了偌大的木桌與櫥櫃,從外觀來看,年代應該涵蓋了明清、民初到現代,不同的是每個茶器都有或大或小、縱橫蜿蜒的裂痕,一根根鋦釘則羅列或散落其上,年代久遠的鐵釘早已鏽蝕變黑,銅釘或銀釘也多有明顯的氧化現象,看來較新的茶壺則以K金的閃爍如星座般耀眼排列。 儘管尚未造冊細數,主人曾志成告訴我,鋦補的藏品至少有兩百多件,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可說彌足珍貴。我想起多年前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寶璺藏神—鋦瓷展〉,由收藏家潘建中與張耀元兩人提供的展品,也差不多是同樣的件數,兩岸媒體還定位為藝品收藏的「潛力股」,令人印象深刻。 珍惜器物補?仔 話說我在去年出版的《台灣茶器》一書中,曾提到陶瓷茶器的鋦補,並說:「鋦釘改用K金,是避免傳統鐵材鏽蝕或銅材致毒的疑慮,技藝則來自一位台東的蔡姓師傅,可惜早已失去聯絡,讓我無緣一窺台灣鄉野奇人的驚世絕活,未免遺憾。」 書出版後不久,部落格就收到熱心的回應,讀者曾志成在留言板中,詳細告知鋦補師傅的姓名與聯絡方式。原來巧手補壺的師傅叫蔡佩君,而他手上也有不少蔡君所鋦補的茶壺,希望有機會能夠讓我親自過目。 中文系畢業的曾志成,大學畢業後做過幾年記者,卻因為愛茶成痴,回到台南老家創辦藝境茶莊,除了台灣老茶、普洱茶等茶品,也代理兩岸壺藝家的作品,結合古典文學與茶文化,在府城頗負盛名。 其實早在物質不甚豐厚的年代,兩岸民間都有所謂的「鋦瓷匠」,專門為人修補破損的陶瓷器,閩南語稱為「補?仔」。鋦匠最早曾出現在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老行當至少已傳承千年以上。假如眼力夠好,在兩年前來台展出的會「動」版清明上河圖,也能驚鴻一瞥發現,只是絕大多數的現代人無法體會罷了。 王老邪渡海傳藝 名作家亮軒也曾告訴我,說鋦 補技藝早年非常普遍,沿街挑擔叫喚作小生意,幼年時也常見鋦匠在家門口坐著小?補碗。不過他說日本卻無此行業,使得日據時期許多在台的日本人,故意打破碗盤請鋦匠補好,視為珍品。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等國也有這樣的技藝,不限於中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陶瓷品自中國而出,技術應該也是中國傳過去的。 而號稱「關外鬼才」、名字已作為中國鋦瓷技藝申報非遺名錄的王老邪,近三年來年年受邀來台傳習鋦補技藝,使得台灣近年也吹起了一陣鋦補風。不過他在台的嫡傳弟子李國平卻告訴我,儘管王老邪至今鋦補過的名壺不下千百,卻始終堅持使用銅釘,理由是銅釘會隨著茶器的熱漲冷縮而跟著收放,使得鋦補後的茶器不致隨著歲月或氣候變遷,或冷熱水頻繁使用等因素而有再漏水之虞,而現代人喜歡的金釘或銀釘就無此特性了。 「鋦」字在《辭海》的解釋為「鋦子,一種兩端彎曲的釘子,用以接補有裂縫的物品」。大陸的《新華字典》則定義為:「用銅鐵等製成的兩頭有鉤可以連合器物裂縫的東西,稱鋦子」。至於鋦釘,除了特殊較大的梅花釘外,台灣大多稱為騎馬丁,對岸則多以螞蝗釘稱之。 不離不棄留見證 曾志成說三、四年前,在三峽老街驚艷鋦補後的茶壺,因而開始廣為徵求收集。此外,自家茶莊所售出的茶器,運送過程中不慎破損或有瑕疵遭到退回,他也不忍丟棄,經由友人推介認識蔡師傅後,就都送往台東太麻里請求鋦補,甚至不惜遠赴對岸尋訪名師動手。因此手中的藏品,從明清到近代台灣名家如蔡曉芳、章格銘、江有庭等都有,儘管所費不貲,每補一枚K金鋦釘要價六百至千元不等,往往鋦補的工資遠超過原本茶器的價格,依然樂在其中,多年下來才累積了豐富的收藏。 難能可貴的是,茶器或其他青瓷中不乏多件成套者,曾志成居然也能完整收羅,例如六個罕見的「折腹碗」,除了青花圖案不一,各自還有獨一無二的裂痕與鋦釘,令人大開眼界。曾君取出一個明末留下的大花瓶,在有如絲丘緞稜般肌膚的粉彩表面,滿布的鋦釘居然包含了鐵釘、銅釘、銀釘與金釘,顯然百年內破損不下三、四次,歷經清代、民初及近代不同主人與不同工匠、不同鋦材的修補,各個年代的鋦釘以不可置信的優美弧度連接,緊密咬合,黝黑稍大的鐵釘更像存放數十年的芽茶那樣沈重,卻任由歲月進行熱情的撫慰。而歷代主人的不離不棄,尤讓我深深感動。 前一篇文章 穿越惡山祕境 -- 路過太平山外一章 下一篇文章 子曰-- 做自己喜歡的事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浮世畫框】蒲團之上,刀筆之下── 拾得七十歲書畫陶印展【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 作者其他文章才女、古剎、寶洪茶茶來茶去 清代文人壺大師 陳曼生八壺發表茶來茶去 從以銀測毒談安心品茶茶來茶去 舞鶴來的花蓮蜜香紅茶茶來茶去 台北來奉茶茶來茶去 牛欄坑來的肉桂與老欉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