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止戶權益銀行應主動告知

陸胡海 |2013.12.03
958觀看次
字級

 民眾陳訴靜止戶問題,在各方壓力下,銀行同意解凍,郵局是最大戶,卻受限法令,無法取消靜止戶,殊為可惜。



 根據監察院調查,台灣約有五千萬靜止戶,存款總額達六百多億元,預估有近百億利息人間蒸發,真是筆龐大金額。



 民眾因為各種因素,會在金融單位開戶,如當兵、念書或轉換工作,一旦離開原職、因故變動,因餘額不多或遺失存簿,就會停用。民眾疏忽權益,銀行裝聾作啞,漸和銀行「拒絕往來」,於是成靜止戶。



 八八風災,筆者住家淹水,達到補助標準,地方政府規定撥款到農會,只好臨時開戶。事隔多年,期間不曾存提款,日昨前往辦理業務,早就成靜止戶,須帶雙證件辦理解凍。



 靜止戶的規定各銀行不一,多長時間不往來交易,則各行其政。唯一相同的是,以往均不衍生利息,從不主動通知,也不積極處理,放任這筆錢凍存。民眾損失利息不說,本金也無法使用,俗話說「積沙成塔」,靜止戶停止不動,金額多達數百億元,銀行將錢運用於業務,受益者是銀行,民眾成冤大頭。金管會延宕許久才處理,感覺慢半拍。



 銀行是服務業,理應主動告訴客戶。金管會鑒於過去無法可管,如今立院和監院施壓,各銀行將制定新規定,回歸企業道德,也希望能修改《郵政儲金匯兌法》,讓民眾的辛苦錢不致流失,可謂德政。 陸胡海(高雄市/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