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第五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委員會主委、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高希均表示,星雲大師當初設立「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就是期望藉此帶動社會向善的力量,四年來,表揚了許多有重要貢獻的傳播人,儼然成為「華人世界的普立茲獎」,他表示,大師認為傳播與文字是具有力量的,亦希望透過這個獎,勉勵大家一同善用文字的力量。
對此,身為遴選委員的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柴松林指出,新聞傳播的意義,就在於透過無遠弗屆的傳播模式,來發揚多元價值、尊重每一個人,而星雲傳播獎正是激勵新聞人努力扮好媒體「社會公器」角色的重要獎項。
擔任第三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主委的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則談及,參與的評審更專精於文學本質、了解文壇生態,評選過程中對每件作品都熱烈討論,讓人看見其專業。尤其今年作品面向多元,像歷史小說得獎者巴代的作品,就是以原民部落變遷為題材,散發出令人驚豔的文采與內涵,貢獻獎得主黃春明更是實至名歸。在大師願力與評審努力共同成就下,他相信文學星雲獎將成就出華文文壇的繁花盛景。
擔任評議委員的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何寄澎認為,文學星雲獎不但為創作者帶來鼓舞力量,獎項本身更發揮淨化人心、啟發人性之效。同樣參與評審的《文訊》雜誌社長封德屏則表示,隨著獎項邁入第三屆,不但作品質與量都有所提升,能見度也日益擴大,受到文壇矚目,她期許文學獎不只成為華文文學指標性獎項,未來更進一步扮演文壇「領航者」,為華文創作激盪出多元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