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駝與駱駝同樣是屬於駱駝科的 動物。 圖/美聯社
羊駝雖然名字中有羊,卻跟羊沒有關係。 圖/劉學聖
「媽媽,這隻動物全身毛茸茸的,跟綿羊長得好像哦!」、「爸爸,牠的名字為什麼要叫羊駝,跟駱駝之間有什麼關係嗎?」走進位於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可愛動物區,不少家長正帶著小朋友圍觀一隻隻長相超級卡哇伊的羊駝,只見孩子們好奇地猛盯著羊駝瞧,邊直呼好可愛,又忍不住邊發問,你一言、我一句的童言童語常讓父母親不知該如何回答才好。
數年前,動物園迎來羊駝後,其討喜外表就成為大小朋友心中喜愛的「動物明星」,人氣不輸給同樣長得很古錐的無尾熊、長頸鹿、貓熊等,這股熱潮更吹進坊間農場中,有農場主人以羊駝為亮點,希望吸引民眾上門。不過羊駝雖然名字中有「羊」,卻跟羊沒有關係,反而跟駱駝有親戚關係。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員趙明杰笑著說,許多人第一眼看到羊駝,都容易誤把牠當成大一號的綿羊,事實上羊駝在生態分類上為草食性動物,屬於哺乳綱、偶蹄目,和有「沙漠之舟」稱號的駱駝同樣是屬於駱駝科的動物。
若進一步追本溯源來看,羊駝則是野生原駝的後代,原駝是來自於中南美洲的原生種動物,多年前被印加帝國的人用來進行育種與培育。羊駝與駱馬、原駝之間不但具有密切的親戚關係,生態行為上也有相似之處,彼此間不僅可以相互雜交,而且還能生下具有繁殖能力的後代。
羊駝的體型比駱馬來得小,跟駱駝一樣都具有反芻的行為,相較於人類得歷經懷胎十月才能讓嬰兒哇哇落地,羊駝媽媽更加辛苦,趙明杰表示,其懷孕期長達342至365天,且一胎通常只會孕育一隻羊駝BABY,可說是得子不易。
羊駝並非台灣原生種,其分布地主要生活在4800多公尺高的安地斯山脈上,也就是中南美洲一帶,大約四、五千年前,羊駝就已經被當時的人們馴養成為家畜,與羊、牛一樣成為被大量飼養的動物,不過羊駝雖然性格溫馴會認主人,但萬一有遊客不小心惹毛了牠們,羊駝有時也是會生氣地向對方吐口水反擊呢!
市立動物園兒童動物園區區長彭仁隆指出,安地斯山脈可說是羊駝的原始家園,一般來說,野生羊駝因為要面臨大自然的考驗,所以壽命較短,約為五到十年,而人類飼養的羊駝,則壽命可拉長到十至二十五年。
食量相當大的牠們,每天得啃食掉大量乾草,才能維持其活動量,平均體重可達五十至七十公斤,與成人差不多。主食是乾草的牠們並不適合吃糖分過高或澱粉過多的食物,像有些民眾前往坊間農場參觀羊駝時,會亂餵食餅乾、麵包給牠們,都有可能對羊駝的消化功能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彭仁隆也呼籲民眾既然喜歡羊駝,就要好好愛護,不要傷害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