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亮默默付出,傳達善心。
圖/記者邱麗玥
荒山亮不是日本人,是聽台語歌長大的正港台灣郎。當他首次受邀為台灣布袋戲電影配樂時,對方問他要以什麼名字發表作品,他為了搭配布袋戲的氣味,且當時人正身在荒山之中,於是脫口而出:「荒山亮」。之後這個名字就成為他由幕後轉向幕前的藝名,也寄寓著他這一生音樂之路「在荒山都要發亮」的執著和努力。
荒山亮的父親是音樂老師,卻從不鼓勵他學音樂。但他從小愛聽歌,從民歌、流行歌聽到台語歌、英文歌,國中時老師稱讚他有副好歌喉,高中時期他才摸索著學吉他,到民歌西餐廳演唱。但家裡把他送往美國念大學,後來他對旅館管理有興趣,拿到學位也到大飯店工作了幾年,最後他還是決定做音樂。
能寫能唱風格多樣
一九九九年起,荒山亮除了布袋戲歌曲有輝煌成果外,也發表華語流行音樂專輯,能寫能唱,風格多樣,才華備受肯定。他說:「因為我喜歡音樂,有熱情就會花很多時間去作。但把興趣當做工作不一定會幸福,而且比一般工作更難;想自己創作還要養活自己,就要非常督促自己。」
雖然有自我鞭策的自覺,人生黑洞還是無所不在。荒山亮和朋友合夥開公司,因經營不善,加上二○○八年金融風暴,拖欠一千多萬債務。「我掛負責人,大家都來找我要錢,心情很沮喪一度想不開,超想自殺的。」他說。
直到有一天,荒山亮在一家麵店看到一則新聞報導說,有人因欠債六十萬而燒炭自殺。他心想:「怎可能只欠六十萬就自殺?我多希望我只欠六十萬!」這個新聞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如果我沒有辦法克服我的一千多萬而去自殺,明天可能會有一個欠債兩億的人說:我多希望我只欠一千多萬!」
心念一轉,荒山亮告訴自己:「我自己,必須要大過我的問題。我必須相信,我不只值一千多萬,一定要更有價值,就能克服我的困難!」他立誓要讓自己至少值兩億,那一千多萬就變成很小的錢,甚至是「從前」!
「人給自己什麼樣的價值,是很重要的。大部分的人在走投無路時,會一直想:有誰可以幫我?其實想清楚了,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之後荒山亮把心定下來,一步一步慢慢解套。這段期間,他潛心創作,二○一二年以《天荒地老》專輯入圍第二十三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並得到「最佳台語男歌手獎」。這殊榮加身,無疑帶給他極大的激勵,挽回了他對音樂的熱愛,重建了他人生的信心。
獨立創作貼近大眾
雖然還沒有特定的信仰,但荒山亮滿喜歡《地球道場》的一些觀點,「它講述的觀念和美國的N e w a g e及佛家的觀點滿接近的。我也相信宇宙間有很多能量無形中在運行,但每個人都要有產生能量的能力,不能一直倚附他人。」
這十幾年來,荒山亮一直獨立做音樂,不隸屬任何唱片公司,也沒有哪個老師來幫忙或申請政府補助,一路都靠自己,正因為內心有這樣的信念。
近年來,已是音樂圈內「亮哥」的荒山亮,開始有年輕人前來向他取經,尋求他的幫忙。「我把自己知道的告訴他們,但我不會告訴一個人他(她)適不適合當歌手,而是在於他願不願意去做?演藝圈是很奇怪的圈子,未必最美、最會唱、最會彈的會紅,而是有沒有命中註定。命中沒有也可以盡力而為,甚至一段時日後想放棄也沒關係。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不必怕付出。」
荒山亮平時也默默在做「付出」的事。他的演唱會常常請家扶中心來看,三十日還將出席《人間福報》舉辦的「三好‧公益‧幸福i n g」活動義唱。他更應澎恰恰之邀,一起加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十二月二十一日的「攜手同圓慈善義唱會」,為八八風災受災戶盡一份心力。「我一直想做一些事,這個機會非常好,希望透過這次演出,和大眾更接近,傳達我對社會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