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以尋找消失的城牆為概念,屏東縣恆春古城「漂浮城牆」,獲台北設計獎競賽「公共空間設計類」金獎。台北設計獎共有來自四十五個國家四千多件作品參賽,其中「公共空間設計類」有二百五十九件作品角逐,「漂浮城牆」不只贏得金獎,也是獎項前三名唯一的國內作品。
恆春古城歷經歲月洗禮,曾經斷垣殘壁,屏東縣政府進行修護,但橫跨恆春國中的古城垣在校園擴建時消失,屏東縣政府與建築師討論後,大膽以「漂浮城牆」為設計概念,經由空橋型式串聯環城動線系統,讓遊客可登上城牆漫步,形塑綠色人文遊憩路線。
「漂浮城牆—恆春古城人行橋Floating Wall-Henchun Footbridge」,由台灣團隊張瑪龍、王煦中等共同創作,善用舊有基材融合新結構,重現古城牆遺跡,展現出活的歷史含意,完整表達公共空間的核心思想。
「漂浮城牆」是屏東縣政府以「國境之南、看見屏東之美」,獲得交通部競爭型國際觀光魅力據點示範計畫工程之一。屏東縣觀光傳播處長鄞鳳蘭表示,以「漂浮城牆」的概念進行橋體設計,是為了與舊城牆區隔出新舊建設的時代感,為避免過度干擾校區,仍保留遮陽頂棚、司令台的空間需求,格柵隨機能高低變化,為古城觀光增加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