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之路 安寧療護 幽谷伴行

資料提供/護理人員蘇逸玲 |2013.11.24
1162觀看次
字級

達賴喇嘛曾說:「我寧可把死亡看成是衣服穿破了,必須換件新的一樣,而不是終點。死亡是不可預測的,因此,在死亡真正發生之前,我們有必要做些準備的工作。臨終者無法幫助自己,我們必須儘一切可能解除他們的痛苦和焦慮。」

1.免於焦慮:主因牽掛家人經濟、安全或生活、對不起家人、白髮人送黑髮人感覺愧疚,或不瞭解疾病相關知識而產生的焦慮。所以,期望獲得相關資訊及家人衣食無缺及心理輔導等。

2.自主權需求:由於面臨多重失落,經歷患病後的一連串悲傷反應,並意識到「面臨死亡的痛苦與悲傷」。故醫護人員需要協助病人「適應悲傷過程」,協助安排後事,例如:財產轉移、安葬方式、立遺言、寫遺囑等。病人主應對死亡方式能有自由決定的權利,例如:不要急救,快快樂樂離開。

3.維持自尊需求:由於隱私權未受到保護或媒體不正確的宣導,期待維持自尊使問題獲得改善,保護隱私權:期望家人不告訴別人或向別人否定患病之事、欺騙他人患病名稱....等措施。也期望醫護人員採取一些措施,例如:說話婉轉、勿直接牽涉疾病名稱、不告訴他人疾病診斷、期望診斷書、死亡診斷書及殯葬事宜之隱密性的考量,避免引發家庭異議及社區恐慌而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4.心理社會平安:增進生活品質及心理安適是病人能夠展開靈性探索的必要基礎,時時運用同理關愛,與病家建立信任與親善,提供心理與靈性的護理,能協助家屬度過逆境的力量,走出悲傷的陰霾,提出心靈照顧的具體內容,包括:與病人討論擔心事項,適時關懷、同理情緒以疏導壓力,助其完成心願;建立彼此信任之護病關係,適時提供訊息,降低焦慮感受;及維持希望,使其感受愛與被愛,病人的安全感及被接納是很重要。

此外,護理師應常協助進行家庭會議,提供資訊,尊重病人與家屬參與醫療決議。當病人接受臨終照護時給予充分的時間,感覺相伴中的溫暖親切,以「幽谷伴行」的方式與病人在生命的最後一程共同成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