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養生,有人靠運動、有人重食補,國父紀念館館長張瑞濱卻是靠寫書法養生。他說,書法是一種緩和的氣功,最佳的情緒管理,在凝神運筆的同時,他甚至可以感覺自己的血壓降低了。
因為愛寫書法,張瑞濱每天都隨身帶著一支自來水毛筆。他不但用毛筆批公文,就連出國開會簽名,也用隨身攜帶的毛筆簽名,經常讓外國友人驚異不已。
張瑞濱說,他沒有拜師學過書法,也沒有專攻某位名家字體,書法「自成一體」。因為從小硬筆字就寫得漂亮,他初中就開始幫家裡寫春聯,大學二年級的寒假,還曾經和班上同學、現任台北教育大學語教系教授周全,一起到淡水賣春聯賺學費。
他表示,書法要寫得好,必須「靜氣安神」。寫書法時,講究「頭正、肩鬆、身直、臂開、足安、凝神、呼吸平穩」,人在情緒不佳、急躁的時候,書法一定寫不好,所以寫書法對忙碌的現代人,是很好的情緒管理。
張瑞濱有輕微的高血壓和心律不整,但他自覺在寫書法時,可明顯感覺心跳變得比較規律,血壓也降低了。此外,寫書法時呼吸自然變長減慢,吸吐較深,可見寫書法是養心盡年、讓人長命百歲的良方。
曾經有書法老師告訴他,不同性格、疾病的人,適合練不同的字體。例如血壓高、心律不整的人適合練端正工整的楷書,焦躁、固執、偏激的人適合練從容多變的隸書,緊張、躁動的人適合練安穩、行筆緩慢的篆書。至於精神壓抑、易有憂鬱情緒的人,則適合練行雲流水、輕鬆自如的行書和草書。
除了寫書法,假日沒有公務活動時,張瑞濱也喜歡到陽明山、圓山等台北市的郊山走走。半天走下來,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也可以走出一身大汗。
出身彰化鄉下的張瑞濱,平常吃得很簡單,最愛的是傳統家鄉味。他說,地瓜、地瓜葉是他的最愛,竹筍豬肚排骨湯、四神湯、滷蹄膀也百吃不厭。他說,地瓜好吃營養又豐富,有時他自備中餐,就是兩顆蒸地瓜,外加一個芝麻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