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都市小飛俠」的自由空間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駕著輪椅在街頭走透透,感到自由、友善之餘,也著手「空間通用化認證標準」,更積極推動「少高低差」、「衛生間大門淨寬」及「輪椅迴旋預留」三個訴求。「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先設計,不只排除可能的障礙,還兼顧更廣的用途。」唐峰正說,「通用」並不深奧,日本小到一枝筆、一個杯子,大到都市緊急安置,都有通用概念。
唐峰正因一場高燒,切身體會到行動不便的痛苦,把無障礙推廣當成使命。「無障礙環境不該只限於身心障礙者,因為很多人會老、會受傷、會生小孩,都可能用到推車。」許多人誤會輪椅族老愛逆向行使找麻煩,「其實有需要才會感受到什麼是友善與便利。一個好的環境,應該是不論族群、年齡,讓需要的人都有尊嚴,都受到尊重。」
唐峰正希望,建商在蓋新建築時,不只是消極的把人造障礙去掉,要有更積極的考量,以更嚴謹的態度,來進行審核執行。「 無障礙絕非身障人士的專利,把格局放大,視野開闊,更友善、更體貼,就能創造更多美好。」
輔具研發之必要
輔具研發更為身障者帶來春天。第一基金會輔具中心裡,有設計精巧、花色豔麗的輪椅,各式各樣的溝通與電腦輔具,更有頭盔、食具、特殊設計的衣物等等,總計達數百件之多。儘管如此,職能治療師王志元說,在生命延續及增進健康方面,政府補助應足夠,才能進一步改善生活品質。
王志元擔任專業諮詢、電腦應用評估與輔具研發以來,發現「單是常見的輪椅評估,過程也不簡單」,因為要先接受個案的電話預約,由於承接量有限,客戶約需等候一個月。
王志元觀察,門檻及台階對一般人都算環境常見的障礙,何況手腳不方便的人?「咬著牙幫他們將座椅搬起,也許是一時的解決方法,但是對長期照顧者而言,不當的承重,是腰部骨刺及退化性關節炎的隱形殺手。」
也因此,無障礙組合斜坡板是克服這些障礙的好幫手。「居家更要避免跌倒,有必要,應加裝防滑扶手。」他建議,室內設計應避免多餘的階梯或樓梯;室外的階梯要注
意在階梯的邊緣
加貼色彩鮮
明的警示防
跌貼條,避免踩空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