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放寬國中參加補救教學條件,預估明年全國增加五百班、五千位學生參與。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審理教育部預算,多位立委問及補救教學議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組長邱乾國表示,民國九○年起從國一開始,逐漸擴大補救教學對象,到明年國中三個年級都會納入。預估要增加五百班,將有約五千位學生受惠,經費將增加二億九千萬,達到十四億九千萬的規模。
邱乾國解釋,過去必須同時身分弱勢、學習低成就的「雙低條件」,才能參加補救教學。因應十二年國教上路,學習落差必須彌補,只要評量未達標準,就能參加。立委陳亭妃質疑,攜手教育九十五年就開始了,到現在補救教學人數卻一直在增加,是不是「教育失敗」?
對此,教育部長蔣偉寧說,「大目標希望參與補救教學人數愈來愈少,但我們也不能美化數據。」他也提及,現在還有很多學生學習落後,但因家長不同意等因素,沒能納入補救教學,還有努力的空間。
立委邱志偉指出,擔心條件放寬後,補救教學班級人數增加,教學品質會下降。蔣偉寧解釋,補救班級以六到十二人為一班,超過上限就需另開一班;下限則可有特殊考量,例如偏遠地區學生較少,不到六人也可以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