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昨天出刊的《商業周刊》報導一項調查結果,台灣市占六成的鮮奶,竟都驗出有害人體、不得驗出的動物用藥,這些殘留禁藥包括抗憂鬱劑、避孕藥、塑化劑、雌激素等。衛福部食藥署回應,這是民間報告,地方衛生局正送到實驗室檢驗了解中。
《商業周刊》委託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陳良宇,對市售乳品的脂溶性物質分析,前三大品牌味全、統一、光泉無一倖免,都殘留抗生素等來自乳牛的治療用藥,四類藥劑從抗生素到避孕藥都有。
這份研究的選擇樣本並未針對特定廠商,而是由陳良宇的研究助理,到超商挑選市售熱門五款鮮乳、四款調味乳,包括統一的D r.M i l k e r極鮮乳全脂、瑞穗高優質鮮乳、瑞穗巧克力牛奶;味全的林鳳營高品質鮮乳、木瓜牛乳;光泉的成分無調整鮮乳、乳香世家高品質純鮮乳、麥芽牛乳;台灣比菲多的可可好朋友等共九款。
衛福部「動物用藥殘留標準」明定,容許牛奶有動物用藥殘留的藥品品目,有四十八種在「正面表列」內,而此次驗出的藥品並未列在內。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強調,長期喝到有動物用抗生素殘留的牛奶,可能會誘發過敏反應;孩童長期攝取有麻醉劑及精神安定劑殘留的牛奶,可能影響腦部功能,讓人昏昏欲睡,影響學習能力。至於特殊感受族群,如肝腎功能不全者、幼童或老人,影響是成人的五倍、十倍。
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則說,今天將由學者、專家組團至各鮮乳廠、酪農處,全面查驗生乳,等到各確實的證據出來後,再依食安風險分級處理。
農委會指出,做該檢驗的實驗室不是國家認定的實驗室,驗出的可能是代謝產物,「是片斷,不是全貌」;政府檢驗方式會知道殘留量是否超標,除已就報導所質疑的鮮奶抽樣檢驗,昨天再到三大廠抽驗生乳三件,結果一出來就會公布。至於塑化劑殘留,農委會認為,有可能是生產過程造成。
味全表示,收奶過程及製造過程,均依法定期檢驗,確認合格後才上市,味全並未添加抗生素;統一則表示,所有乳品都有送檢驗才會進廠生產,成品也會定期抽驗,以確定不含塑化劑等;此次報告上所檢驗的的藥品非法定用藥,因此無標準方法可進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