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自宜蘭「平、安、順、興」四城門的吉祥意涵,台灣碗盤博物館創作了「平安碗」、「順興碗」。 圖/羅建旺
【記者阮愛惠宜蘭報導】全台唯一以碗盤為主要展示品的「台灣碗盤博物館」,在宜蘭員山鄉,有兩萬多件不同年代的展品。在文化部補助下,台灣碗盤博物館開發「宜蘭碗」,取材自宜蘭在地文化。
台灣碗盤博物館昨天舉行「四季平安、順興怡然─宜蘭碗文創商品成果發表會」,館長簡楊同表示,「宜蘭碗」主要取材自兩百年前宜蘭城「平、安、順、興」四城門的吉祥意涵,創作了「平安碗」、「順興碗」。
為了讓產品具藝術內涵,簡楊同邀請畫家林耀堂來作圖樣設計及色彩定調;為了思古復古,簡楊同找到全台僅存、生產鶯歌傳統古早碗的成利陶瓷廠,加入蘭陽溪的黑黏土,並以半手工「釉中彩」手法燒製。初步開發五吋碗及三吋碗,讓本土文化包容盛裝其中,帶給使用者手握土地感動的滋味。
除了古城門意象的「平安碗」和「順興碗」,簡楊同還以博物館附近的結頭份村的「落地掃」歌仔戲文化及員山特有的湧泉水草特產及友善小農,開發「四季怡然」紀念盤。
簡楊同表示,希望藉由「宜蘭碗」的研發,具體呈現宜蘭概念,作為紀念特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