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在堂】張說遲暮邊城

簡文志 |2013.11.17
1126觀看次
字級

張說(667-730年),字道濟、說之,范陽(今河北涿縣)人。武后垂拱四年,舉策賢良方正,以弱冠應詔對策第一,授太子校書,累官鳳閣舍人。與徐堅撰修《三教珠英》,張昌宗、李嶠監修,唯昌宗無心,張說與徐堅遂以《文思博要》為本,書修而成,功擢鳳閣舍人。

玄宗時,不附太平公主,罷知政事,後拜中書令,封燕國公,與許國公蘇頲齊名,譽「燕許大手筆」,諡文貞,贈太師,玄宗親撰神道碑文。

見〈幽州夜飲〉:「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幽州,即今河北北部與遼寧,戰國七雄之一燕國地界,唐重置幽州。有幽州台,又稱薊北樓、燕台,陳子昂有詩〈登幽州台歌〉。

首聯以涼風夜雨,寒意襲人,林木蕭瑟,寒林正是詩人心情。玄宗初,張說為中書令,與姚元崇不和,累徙岳州,後以右羽林將軍檢校幽州都督,位幽州范陽郡。是詩以孤城飲宴而悵恨豪情未成,徒負邊境,腔懷抑鬱;頷聯載軍堂正行飲宴,暫忘遲暮之志。以此「夜飲」之會遂成撫慰之酬,盼忘內心悲傷,然而又豈能釋懷遲暮衰老之志。

頸聯敘軍中以舞劍為娛,邊塞音樂都是笳聲。原本正要慰藉的衰朽之志,在飲宴舞劍中更形奮張,精神氣魄抖振;尾聯嘆若是未曾赴任邊城,豈知皇恩。時張說任幽州都督,尾聯飽含憤怒,也宣洩詩人的功折志鬱的無奈。

另見〈岳州守歲〉:「夜風吹醉舞,庭戶對酣歌。愁逐前年少,歡迎今歲多。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歌舞留今夕,猶言惜舊年。」

詩譯夜風舞醉憨飲,卻愁忘懷迎新。桃符(春聯)避邪,爆竹擾夢。歌舞中今夕堪留,如貪戀逝去年華。是詩在桃符紅賀,爆聲響慶,歌舞歡平中,原為辭舊布新,祈願來日,卻是懷思憶往。老驥之情,僅能伏櫪,難以釋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