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廟宇慶典或農曆初一、十五拜神用的水果中,常會見到一種橙黃色、長得像桃子的水果,名字叫仙桃,它就是今天所要介紹的蛋黃果。
蛋黃果屬山欖科熱帶常綠果樹,原產地在古巴及南美洲,一九二九年從菲律賓引進台灣試種。樹高五到九公尺,樹冠圓錐形,葉子互生,螺旋狀排列,形狀為長橢圓形,葉面、葉背均有光澤。五到六月間開花,花期很長。十二月開始結果,果實形狀為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成熟時外皮橙黃色、光滑,橘黃色的果肉柔軟但含水量極低,很像煮熟的蛋黃,因而被稱為「蛋黃果」,英名「」。egg-fruit
蛋黃果果實含豐富糖分,具有特殊香氣,另外還有維他命、、、及鎂、CDEA鈣、鐵等礦物元素,以及人體必須的十七種氨基酸,營養價值很高,但未軟化時難以入口,必須等熟透才能吃,吃起來口感綿密,很像地瓜或蛋糕。品種有長型果及心臟型果兩種,長型果的果實較大,種子通常只有一粒,品質較佳;心臟型果實較短,種子常有二粒以上,風味稍差。
蛋黃果在台灣並不常見,中南部及東部有零星栽培,嘉義縣市為主要的產區。原生種果實較小,果肉較乾澀,經過改良後,不但果實大,果肉也更香甜好吃。有的人會加牛奶打成果汁,也可以做成冰淇淋,都是不錯的吃法喔!
欣賞了上面的介紹,為了要讓小朋友更了解蛋黃果,出幾個小問題考考你:
一、蛋黃果屬於什麼科多年生常綠果()樹?夾竹桃科山欖科草海桐科忍冬科
二、蛋黃果的葉子排列順序為單葉?()對生叢生互生輪生三、你知道蛋黃果成熟果實的外皮顏()色是?橙色綠色棕色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