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有多重要?這其實是古典又永恆的人類命題。它發生在生命意志中,也發生在現實行動裡。
動畫電影《國王與鳥》中,牧羊女與煙囪工人,第一次逃出了國王高踞城堡頂端臥房的畫框,爬到屋頂上,看見滿天星空,便驚嘆:「沒想到世界這麼美!」
國王追捕兩人,派出無孔不入的密探與警察,將兩人逼近地下黑暗世界,漫長的樓梯一直向下,盡頭是一個暗無天日與希望的悲慘世界。由拉手風琴的盲樂手詢問誤闖的情侶:「外面真的有陽光嗎?外面真的有鳥嗎?」聽到了情侶兩人確認的答案後,人們跟隨盲眼樂手唱起了歌,讚美鳥的存在,彷彿「鳥」是他們的救贖,鳥就代表希望,鳥就代表自由。
歷時三十年才終於完成的法國動畫裡,俊俏甜美的男女主角,並非故事的重點,正如題目所揭示的,才是故事中對峙與衝突的高潮。國王是個斜眼暴君,而鳥的老婆因為被喜歡打獵的國王誤傷而死掉,所以鳥總在皇宮外面徘徊,時時嘲笑國王的斜眼。
本來只是斜眼國王密室中的三幅畫,但畫中眼神正常的國王因忌妒牧羊女與煙囪工人兩情相悅,於是上演情侶從畫框逃跑、國王追趕的戲碼,也因為國王的追捕行動,遂讓鳥有了反抗暴君的機會。他幫助情侶躲過追捕,也煽動獅群們去反抗國王,鳥在劇中,不但代表自由的意義,也有著先覺智慧的象徵。
愛情在某種程度本就是一種掙脫傳統、追求自由意志的過程,在這部劇中,藉由牧羊女與煙囪工人真心相愛的橋段得到成全;但與此同時,更揭示了對於現實中高壓統治的反抗。本來兇猛想嗜人的獅群,先被盲樂手的音樂所馴服,後又被鳥動人的演說所懾服,於是紛紛跟隨鳥走上爭取自由的道路。
這一段對於馴服與懾服的描寫,全以獅群們各個動人的表情為特寫:感動的、落淚的、哀愁的、震驚的、下定決心的……動畫作者緊縮語言,卻著墨於細部描摹動作表情,緩緩地甚至是優雅地來增加說服力。又最後,國王製造的機器人,垮下的一刻,用盡最大的力氣擊潰捕獲幼鳥的箱籠,才步向毀壞。這樣的筆觸的詩意,才是最震撼我的地方。
雖然這部動畫(一九八○上映)的色彩或精準度不如現在的動畫,但它的想像力與蘊含的人文內涵力度,卻是經典且富含詩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