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市黃色小鴨展出一個月,除了避颱上岸消氣一天之外,展出順利,充氣也快速穩定;桃園黃色小鴨昨天充氣時爆開,兩隻小鴨的製作公司一樣、小鴨體積相同,桃園小鴨還比高雄小鴨加厚一層,高雄團隊認為可能是風力、水上充氣較不穩定所致。
高雄和桃園黃色小鴨都是由新北市的大氣層公司製作,高雄黃色小鴨先製作,算是國內黃色小鴨的「樣板」,兩隻小鴨都是高十八公尺、充滿氣後身長最長二十五公尺的「巨鴨」,也都用特製PVC夾網布裁製,桃園黃色小鴨甚至多加一層以因應東北季風。黃色小鴨的特製PVC夾網布堅韌,就算有破洞,損壞面積也不會擴大,可以從鴨體內層修補。
兩城市固定黃色小鴨的浮台也都一樣,是高雄市慶富造船公司打造,重十一多公噸、外圈直徑十五公尺,高雄市黃色小鴨展完之後拆成十多部分,再用拖車運借給桃園使用。
操作高雄與桃園黃色小鴨充氣、置放作業的,都是以大氣層公司為主的工作人員,但兩城市的策展公司不同。
高市新聞局長賴瑞隆指出,高雄一開始規畫海上充氣;可是,測試時發現海上充氣浮台不穩定,小鴨隨風浪搖擺,鼓風機不容易操作,風險較高;因此,工作團隊決定展出當天改在駁二藝術特區將小鴨與浮台先結合,在陸上充氣,再用兩輛大吊車將黃色小鴨吊進海裡,然後拖到光榮碼頭展出。
高雄小鴨陸上充氣共四次,都動用三部鼓風機,最快一次七分鐘充飽,連小鴨設計者霍夫曼都覺得驚訝,因為之前展出黃色小鴨的城市多要花一、二小時充氣。
黃色小鴨在桃園展出前,高雄工作團隊即分析,桃園展出地點的腹地不如駁二、光榮碼頭廣,較難像高雄一樣用吊車「連台帶鴨」懸吊入水,所以桃園小鴨要在水上充氣,還得面對強烈的季風,鴨體充氣時承受的壓力不易均衡控制,挑戰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