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新竹縣新埔國小學童昨日到柿餅專區體驗柿染,六年級學童從學校步行半小時,沿路體驗涼井和炭窯等在地意象,並以自己設計的圖案,以柿子汁加上醋酸銅和木醋酸鐵,印在布料上,上一堂認識家鄉的課程。
「這是新埔國小每個小朋友必定體驗的課程。」帶隊的教務主任余成堯表示,「客家文化探索」課程在學生四年級,就體驗過製作柿餅的流程,到了六年級,學生進一步學習柿染。
昨日早上學生從學校出發,步行半小時,沿途經過旱坑里的涼井和炭窯,老師一面解說以前的客家生活,學生也能獲運動效果。在柿餅觀光農場二樓,由柿染教學老師準備一瓶「醋酸銅」和一瓶「木醋酸鐵」,學生將柿子汁滴入自己設計好的圖案後,再以兩種加速顯影劑,用水彩筆塗上去。
柿染教學老師表示,柿染布料耐洗耐曬,時間愈久顯色愈深。在日本,柿染被稱為「太陽之染」。但為讓學生可以立即看到圖樣顯影,才會用加速劑,沾到皮膚,只要立即沖洗即可。
學生多半將姓名中的一個字,以可愛造型畫在紙模上,經過「柿染」,學生看到圖樣浮現,都說好像畫在隱形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