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產發局推動「食農教育課程」有成,北市小學生農夫周六要開賣自種的有機蔬菜,部分收入將捐做公益。
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副局長林裕益表示,近來發生許多食品安全問題,為讓學童了解食物、農業、生態及健康的緊密平衡關係,今年首創推出「食農教育課程」,十一月二日下午二時將在建國花市農業櫥窗開賣種菜成果。
他指出,「食農教學模式」除了出版《食農教育手冊》外,並開辦「有機食農教育教師研習營」培育種子教師,結合小學和周邊有機農場,由有機農夫老師帶領種子教師辦理七周的「食農教育課程」。
林裕益說,今年選出台北市八間小學,由五位有機農夫老師帶領二十位小學老師及三百八十九位小學生參與,包括在校園內開闢「學習園圃」以及到國小周邊的三間「食農教育農場」上課。
清涼地有機農場農夫老師廖錦娟表示,她利用一周一堂課方式,將這群小學生當做專業農夫訓練,從育苗、製肥教起,進而影響帶動家長在家利用陽台種菜。
廖錦娟舉例說明,學生有次抓到一隻蟲,拿市售蔬菜餵食,卻意外發現這隻蟲寧可餓四天,也不願啃食這些有農藥殘留的蔬菜,野放草地後立即大口進食,是學童最直接的震撼教育。
景興國小學生陳戎義和吳柏諺都說,種菜很辛苦,要施肥、澆水,還要注意是否被蟲吃,不過看到蔬菜長成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