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睡眠研究人員們發現,人腦可以自行創造出特有的「樂曲」,來幫助自己擺脫失眠症的困擾。
負責這項研究的教授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近百分之四十的人遭受著不同程度失眠症的困擾,而大多數症狀都和壓力、焦慮有關。
他們挑選了十名患失眠症至少兩年的患者,給他們腦部戴上一種可以測定腦波的輕便儀器。這種儀器能描繪大腦的輸出曲線,然後該曲線被輸入電腦,形成一種和腦波的頻率及波形一致的音頻軌跡,這就是「腦音樂」。它是大腦的輸出曲線,只不過是以聲音的形式表現出來。
專家說,這種音樂聽起來有種支離破碎的感覺,人們有時根本無法把它和真正的音樂聯繫起來,有時候僅僅是一些和諧的節拍,而有時候則完全沒有音調。但是無論怎樣,每個人創造出的「腦音樂」是各不相同的。
每位參加試驗的人都被錄製下自己的「腦音樂」,他們把「腦音樂」帶回家,研究人員叮囑他們,只在臨睡前感到有睡眠障礙才聽,然後再回到診所進行下一步測試。
隨後的統計表明,「腦音樂」有很強的催眠作用,而且聽自己的「腦音樂」入睡要比聽其他人的更容易,由此也說明「腦音樂」是高度個人化的。
「腦音樂」要比其它的腦波頻率低,它可以引導人進入一種輕鬆的深度睡眠。
利用「腦音樂」的原理,研究人員的目標,是要把這項技術從實驗室推廣到診所,希望不久的將來,患有嚴重睡眠紊亂的人們將有望進入專門的睡眠診所,只需花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製成一張含有自己的「腦音樂」的CD,然後就可以在音樂的幫助下盡快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