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南非開普敦召開的國際糖尿病會議發出警訊,糖尿病防治已失控,目前全球病患高達兩億四千多萬人,每年有三百八十萬人因此死亡,二十年內患者將飆增到三億八千萬人,而且兒童及青少年有第二型糖尿病人數逐年增加,糖尿病將成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致病主因是油膩速食造成體重過重、「任天堂化」症狀(打電玩與看電視時間太長)及缺乏運動。
在此同時,國內也有兩則令人喜憂參半的消息。行政院研考會公布調查結果,已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七的國中小學生會使用電腦,主要目的是以玩線上遊戲為主,其次分別是找資料寫作業、下載音樂和軟體;另一是消基會抽驗台北市縣國小午餐餐盒,有六成三不衛生,除發現大腸桿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外,餐盒既油又鹹,三成七熱量超過高年級生一餐八百大卡建議值,營養師說:「從小這樣吃,長大會造成慢性病。」
雖然消基會的抽驗、台北市衛生局的檢驗與餐盒業者的說詞,落差滿大,不過常識告訴我們,長期吃又油又鹹食物,容易造成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為避免青少年變成二十一世紀流行病的糖尿病族群,衛生單位、業者與消基會應合作訂定對策,提供學童好吃、夠營養的健康午餐。
再說運動。學童在電腦、電視前的時間愈多,到戶外活動或運動的機會就愈少,所以近百分之百的國中小學生會用電腦,固然可喜,但他們的運動時間及運動習慣的養成,亟須學校與家長關切;據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報導,每天輕快健走一小時,對第二型糖尿病有百分之五十的預防效果,所以即是簡易的運動都不該忽視。
面對國際糖尿病組織的警示,政府衛生及教育機關應提高警覺,並實施具體防治措施,如將糖尿病篩檢列為學童體檢、全民健檢必檢項目,對已罹病或血糖參考值偏高民眾,要列管、追蹤,嚴控病患增加,且加強宣導,讓民眾了解此一病症及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