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李小姐是大學生,她主訴,一緊張就會手汗和腳汗,背部紅疹色暗紅,跟同學跳舞團康時,沒有人肯跟她牽手,每次見面握手,對方總是立刻擦手,使她很尷尬,男友也不願跟她手牽手,讓她很受傷。
她的手掌、腳掌、後背特別容易出汗,穿淺色衣服,沒多久就出現大片汗漬,她的衣櫃中,都是深色衣服,在公眾場合不敢和別人握手或有大動作,就怕別人發現汗漬。
她的月事會延後,來時有血塊、量多,容易緊張,很怕冷,冬天手腳冰冷,夏天吹冷氣也冷,整天疲勞倦怠,喜歡熬夜晚睡,大便成條狀,小便正常,不會胃痛。
望診發現她舌頭暗紅色,舌苔白厚,兩側有齒痕,脈診後,發現是浮弦脈。開處方健保科學中藥粉(藥效較差),成分有:柴胡桂枝湯、桂枝茯苓丸、黃耆、龍骨、牡蠣、炮附子;水煎藥(藥效較好)藥材有:柴胡、桂枝、人參、炙甘草、制半夏、黃芩、炒白芍、紅棗、生薑、茯苓、牡丹皮、桃仁、黃耆、龍骨、牡蠣、炮附子。
一周後李小姐回診時表示,緊張就會手汗和腳汗的頻率少很多,背部紅疹也好很多,不再怕冷。
中醫對多汗症建議如下:
‧《黃帝內經》:「汗為心之液。」平時多保護心臟,不要思慮過度,不要勞心勞神,凡事看開一點。
‧中午心經循行時段十一時至十三時最好午睡,小腸經循行時段下午一時至三時不要從事戶外活動,晚上不要洗冷水澡。
‧流汗時不要對著冷氣或電風扇吹,拿條毛巾把汗擦乾,換件乾燥的衣服。
‧晚上不要熬夜,盡量在十一時前入睡。
(作者為台中市沙鹿區同濟堂中醫聯合診所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