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獲教育部七年高中職優質化補助方案的台東關山工商,昨天在教育部最新一波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列車」微電影發表教學成果,該校實習處主任徐瑞華說,原本有些學生連三位數乘法都不會,但透過技能輔導課程,學生在冷凍空調、測量及電腦軟體等乙級證照通過率,連續兩年全國居冠,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徐瑞華說,尤其冷凍科學生有四成考上乙級證照,今年有人畢業即就業,連加班費月入三萬三千多元,入行五年後可望月領「40K」,比大學畢業生好;也有學生透過繁星計畫錄取北科大,更上一層樓。
關山是全國最小的鎮,只有九千多人,關山工商只有學生三百多人,徐瑞華說,學校透過「無花果」的教學精神,有教無類,學校雖然沒有開出耀眼美麗的花朵,學生卻個個結出很好的果實。
關山素有米茶之鄉美稱,校方教師組成專業社群,教導學生認識家鄉的在地產業,和農會、觀光產業合作,實際體驗產製流程,讓學生學習活的知識。
除了把環境的劣勢轉化成優勢之外,關山工商也透過數位科技,製作電子教材,讓學生可以了解機器的原理和結構,老師也會自發性利用課餘時間辦理輔導課程。徐瑞華透露,自從新教學方式施行後,關山工商的學生在冷凍空調、測量及電腦軟體等乙級證照的通過率,連續兩年都位居全國第一。
徐瑞華表示,為了達到適性揚才的教育目的,關山工商的老師將在地環境融入課程當中,像是讓觀光科的學生更熟悉台東當地的茶、米,或是加強原住民族語和相關的文化課程,鼓勵學生參加語文競賽,培養屬於當地的優勢,也利用在地的環境讓學生有實作練習、現場體驗的機會。
教育部表示,關山工商研發各種課程,使學生擁有多元文化涵養,並兼顧就業能力的培養,相關影片可參考「愛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