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法新社
希格斯玻色子是以物理學者希格斯命名,由於對基本粒子的基礎性質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大眾傳媒中又被稱為「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種具有質量的玻色子,沒有自旋,不帶電荷,非常不穩定,在生成後會立刻衰變。
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宣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緊湊渺子線圈(CMS)探測到質量為125.3±0.6GeV的新玻色子(超過背景期望值4.9個標準差),超環面儀器(ATLAS)測量到質量為126.5GeV的新玻色子(五個標準差),這兩種粒子極像希格斯玻色子。
2012年7月31日,緊湊緲子線圈實驗團隊和超環面儀器實驗團隊又分別提交新的偵測結果,將這種玻色子的質量確定為緊湊緲子線圈的125.3 GeV(統計誤差:±0.4、系統誤差:±0.5、統計顯著性:5.8個標準差)和超環面儀器的126.0 GeV(統計誤差:±0.4、系統誤差:±0.4、統計顯著性:5.9個標準差)。
2013年3月1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發布新聞稿,正式宣布先前探測到的新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