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心肌梗塞、腦中風、高血壓……都是心血管病變的代表性疾病,血管就像一條河流,在正常情況,應是順暢流動,但血液中所含膽固醇愈來愈高時,血液開始變濃稠,血管也隨之變窄,就產生動脈粥狀硬化等病症。
生活中有哪些原因,會導致膽固醇、廢物囤積在血管中?以下七項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兇手:
一、蔬菜油如葵花油、沙拉油及葡萄籽油等,含有豐富的ω-6脂肪酸,及亞麻仁油、魚的油等ω-3脂肪酸,此類油脂非常不耐高溫,如果使用煎、烤、炒、炸、爆香、炭烤等烹調方式,易使油脂氧化形成自由基,危害心血管。
二、飽和脂肪酸如椰子油、棕櫚油、奶油、豬油、牛油等攝取過多,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但攝取過少,血管缺乏彈性,小心發生出血性腦中風,容易發生在營養不良、素食者身上。
三、蛋白質攝取不足,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白蛋白,幫助腎臟排水分,使水分堆積在體內,也會使肝功能異常,膽固醇代謝失常,而引發血管硬化型高血壓。
四、反式脂肪攝取過多。反式脂肪是由植物性的油脂,經氫化處理,形成固態的植物奶油,多使用於烘焙食品與鐵板燒食物上。這類油脂穩定,用於烹飪不易變質,也不易起油煙,但屬於過飽和油脂,容易造成血管阻塞。
五、抽菸,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質,會使動脈血管收縮,特別是四肢血管,因而使心臟負擔加重。還會破壞正常凝血功能及對血管壁造成傷害,使血液容易凝結,引發血管阻塞。
六、吃消夜,最容易囤積熱量,造成肥胖、慢性疾病等問題,也加重心血管的負擔。
七、動物性內臟,含高量膽固醇,不可攝取過多。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尿酸者或己有心血管疾病者,皆不宜攝取。
寒冬將至,這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峰期,多注意飲食,才是保健之道。
(作者為廖叔叔健康屋教學中心負責人、諮詢電話:○九八二五四八五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