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 幸福在大眾中求

永光 |2013.10.06
1222觀看次
字級

有個禪師買了面鏡子,徒弟邊擦邊說鏡子是劣質品,禪師笑笑,要徒弟別小看這面鏡子,它可以當老師,徒弟戲謔地「喔!」了一聲。禪師接著說:「不管什麼東西放到鏡子前面,都能映現嗎?」徒弟答:「當然。」禪師又問:「東西拿走了以後,還會有影像殘留嗎?」「當然不會」「這就是智慧啊!」

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在培養這一份「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的功夫。

若問大家,一輩子汲汲營營的努力工作,是為了什麼?「追求幸福」大概是普遍的答案。只是怎麼追、怎麼求,好像都沒有滿足的喜樂。星雲大師說:「提放自如是幸福安樂。」提起是一種發心,一種智慧;放下,則是只問奉獻犧牲,不計個人得失的菩薩道精神,也就是放下心中對「我」的分別與執著,才能有一份「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去則潭不留痕」的灑脫自在。

至於如何放下?大師常舉例佛光山是「給」出來的,例如佛陀紀念館,從開光之初,大師就力排眾議,堅持免費入館,不但讓普羅大眾更親近,也避免商業化的疑慮,一年進館人次逼近羅浮宮。而為了幫助大樹區的農民,不讓其農產品被中盤商剝削,於是舉辦高雄大樹國際水果節,免費裝潢場地,更號召信眾一起護持,讓農民的辛勤獲得肯定與認同。

近期舉辦的佛光山二○一三國際書展,書商從不看好南部市場到歡喜設展,紛紛感謝在競爭中多了寧靜的體會,也成功帶動南部信眾閱讀的興趣,佛教聖地,人手一書,更有書商訝異:「佛光山的法師愛讀書。」大師還透過五十部的「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進一步將書香送到全台各角落。

儒家的思想,意在放下小我,成就大我;佛法的思維,進一步超越大小的分別,談「無我」。大師說:「無我,就是把自己融入大眾,融入團體。」那麼,大眾就是我,團體就是我。「向前有路」!只要能將個人融入眾中,那麼大眾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人生寬天闊地的開展起來,則真能有船過水無痕的自在安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