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北美大地】大麋鹿頭角崢嶸 文/林心雅 圖/李文堯&林心雅 |2013.09.28 語音朗讀 1422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阿拉斯加麋鹿是北美體積最大的一種鹿,肩高逾兩公尺,當牠威風凜凜兩眼直視人時,很有威嚇力。圖/李文堯&林心雅阿拉斯加九月至十月為麋鹿求偶季節,公麋鹿會用鹿角一決勝負。 圖/李文堯&林心雅 麋鹿愛吃水草,是唯一能涉入水中覓食的鹿種,圖為母麋鹿,沒有長角。 圖/李文堯&林心雅 母麋鹿和小鹿舐犢情深的溫馨畫面,令人動容。 圖/李文堯&林心雅 公麋鹿的鹿角每年冬天都會脫落,翌年春天重新生長,三至五個月長好之後,外層鹿茸會剝落。 圖/李文堯&林心雅 必也正名乎 麋鹿(Moose)是北美體積最大的一種鹿。看過公麋鹿的人,大概一輩子都不會把牠和別種鹿搞混,因為牠們的鹿角長相獨一無二,實在太特別了。別款鹿角都長成枝條狀,只有公麋鹿的角呈蒲扇狀,像一隻巨大手掌。 Moose(Alces alces),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到副極地的針葉林與混和林區,從北美加拿大、阿拉斯加、西伯利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均有其蹤跡。雖然長相容易辨識,譯名卻常令人混淆,因在歐亞大陸把Moose稱為「Elk」,中文譯為「麋鹿」,其實Elk一詞在美國是指另外一種「加拿大馬鹿」;中國則把Moose譯為「駝鹿」,因其肩高於臀,和駱駝有點像。 必也正名乎,台灣的科普翻譯,「麋鹿」多半指Alces alces,可能是Moose譯音較接近「麋」的關係吧。 對麋鹿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因為很多年前,我們曾在冰天雪地中,徒步尋找麋鹿蹤跡。 苔林踏雪尋麋 那是九月中旬的凜冽寒天,在阿拉斯加的迪納利國家公園,我們和好友蓋瑞約好一起去苔林找公麋鹿,清晨五點起床,六點天剛拂曉,就已深入泰克蘭尼卡河(Teklanika River)林裡。後來才知公園在早上八點因大雪而關門,我們成為最後一批留在園裡的人。 因前夜飄了整晚的雪,森林裡各種野生動物主人們,在潔淨雪地留下清晰足跡。古人踏雪尋梅,我們踏雪尋麋。從未在那般寂靜的銀白世界裡,悄聲穿梭林間,忍受零下低溫就為了找尋鹿影。蓋瑞經驗豐富,從足印模樣大小便能判斷是哪種動物;若是麋鹿的,腳印新不新鮮?約莫何時留下?都能推估大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至今都覺得他好厲害。 麋鹿肩高約一點五至兩公尺,體積最大的是阿拉斯加麋鹿,站立時可逾兩公尺,比人還高,鹿角可闊達一點八公尺。牠們腿長,低頭吃草頗費周章,因此愛吃針樅葉與柳灌(willow shrubs)嫩芽,多待在低海拔苔林區。成年麋鹿一天可吃下三十公斤樹葉,冬天以灌木和松果為食,或吃雪下的苔蘚和地衣。麋鹿也愛吃水草,常可在湖邊看到牠們,是能涉入水中覓食的唯一鹿種。 傾聽鹿角撞擊 公麋鹿可重達六百多公斤,行動卻敏捷,疾步時速逾三十公里,跑起來更超過五十五公里。加上麋鹿是獨行俠,穿梭林中有樹幹遮蔽,更難以發現。 我們一路搜尋蹄印,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不時停下腳步,側耳傾聽林間深處。因公麋鹿在九至十月的求偶季節,會吼叫吸引母麋鹿注意,而為了爭取交配權,更會和情敵頂角交鬥,發出「喀、喀」的鹿角撞擊聲。 真要親自走過,才知其本事。牠們腿長不怕冰雪泥濘,走在茂密苔林裡根本不礙事,哪像我顧看前方,不慎一腳踩進沼澤,弄得鞋襪全濕。走了一天下來,整個人累癱不說,被冰水浸透的腳趾更是凍得快沒知覺。 麋鹿的天敵主要是狼、熊和人類。難怪我們在林中苦苦尋麋,前後瞥見五隻公鹿與一隻母鹿,但麋鹿一看到人,立刻轉身逃逸。 母子舐犢情深 當年居然用兩隻短腿追尋四隻長腳,現在想起來都覺不可思議。後來拍麋鹿,一旦發現蹤影,就遠遠坐下來等,讓牠們主動靠過來。公麋鹿真的很大一隻,當牠愈走愈近,仰之彌高,竟教人心裡發毛。 麋鹿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但當受到威脅,尤其母鹿為了保護小鹿時,會用致命蹄踢對付蓄意侵犯者。據說當牠豎起耳朵頸毛緊盯著人,就是攻擊前兆,即使毫無惡意,也應立即撤離。 公麋鹿和母麋鹿過了交配季節,便分道揚鑣。公鹿的鹿角會掉落,以保存能量過冬;新的一對鹿角在春天重新生長,經三至五個月完全長好之後,外層鹿茸自行脫落;母麋鹿懷胎八月,於翌年春天生下一或兩隻小鹿,小鹿會待在母親身邊,直到秋天求偶季節。 雖然欣賞公麋鹿獨樹一幟的掌形鹿角,我卻更愛麋鹿母子舐犢情深的溫馨畫面。 前一篇文章 黑翅蟬小慢 羽化成功 下一篇文章 卡哇伊!竹富島台灣水牛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相遇,在北美大地】美洲蛇鵜喙如魚叉土撥鼠築穴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