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天公布「國人止痛藥用藥行為暨用藥習慣」調查,常用成藥之一的感冒糖漿,超過三成民眾一次喝半瓶以上,近一成五民眾一次喝一瓶,完全不看用量建議和刻度。
食藥署表示,感冒糖漿含可待因或咖啡因,喝多恐成癮。有一成八民眾不清楚「不同疼痛要吃不同種類的止痛藥」,也可能亂吃而傷身。
食藥署在九月初針對一千零三十七位民眾調查,發現國人購買藥品,百分之七十七點七會先詢問醫師或藥師。不過使用量較大的「止痛藥」,高達百分之十八點一不清楚「不同疼痛要吃不同種類的止痛藥」。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戴雪詠表示,每種止痛藥適應症不同,亂吃可能讓疾病更嚴重,以胃痛來說,通常會先檢查引起胃不舒服的原因,再給適合的胃藥。但有民眾以為阿斯匹靈或非類固醇抗發炎等緩解頭痛藥物,也可用來改善胃痛,亂買來吃,結果胃痛症狀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對感冒糖漿飲用劑量也有錯誤迷思。調查發現,百分之十七點六的人一次會喝半瓶,百分之十四點六的人更是一次喝下一整瓶。戴雪詠說,常使用感冒糖漿以老人家居多,但感冒糖漿含有可待因或咖啡因,長期服用易成癮。
食藥署呼籲民眾使用止痛藥須注意五要原則「要知道、要看標示、要告知、要遵醫囑、要問專業」,並謹守「不喝酒、不併用、不空腹、不亂買、不過量」等五不原則,生病吃藥落實「生病找醫師、用藥找藥師」的正確觀念。